[發明專利]一種更換某型機液壓作動筒密封圈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476107.4 | 申請日: | 2012-11-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90581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27 |
| 發明(設計)人: | 張向東;馬建勇;耿強;郭紅;楊海;閆沙林;劉叢輝;翟軍;蘇寧;王浩 | 申請(專利權)人: | 沈陽黎明航空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5B13/48 | 分類號: | B25B13/48;B25B27/00 |
| 代理公司: | 沈陽東大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李運萍;范象瑞 |
| 地址: | 110043 ***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更換 某型機 液壓 作動筒 密封圈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液壓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更換某型機液壓作動筒密封圈的方法。
背景技術
某型機液壓作動筒組件,由于活塞與密封圈之間潤滑不夠,經常出現密封圈因受到的滑動摩擦力過大,工作過程中運動不同步,在安裝槽內發生扭曲,隨著活塞的往返運動使其扭轉部位在交變剪切應力作用下最終導致斷裂破損。由于液壓作動筒組件在裝配過程中,其筒體和后蓋焊接為一體,無法拆解,密封圈一旦發生破損無法更換,最后使整個液壓作動筒組件因漏油而報廢。而該型機液壓作動筒批量較大(年產兩千余件),每件組件的制造成本較高(人民幣三萬元左右),單純因兩個密封圈破損而使整個組件報廢,經濟上是一筆很大的損失。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更換某型機液壓作動筒密封圈的方法,用該方法可對液壓作動筒破損的密封圈進行更換,使液壓作動筒的使用壽命得以延長。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的更換某型機液壓作動筒密封圈的方法,先制做一個專用扳手,該專用扳手為圓柱形,其外形尺寸略小于液壓作動筒筒體右端孔孔徑,在其左部有孔徑略大于液壓作動筒的活塞桿部直徑的的大孔,在大孔左端的孔壁上有與液壓作動筒的螺母相配合的花鍵槽,在其右部依次有與大孔相通的工藝孔、球形槽孔和矩形孔;然后按以下步驟更換密封圈:
第一步,對液壓作動筒組件的右端部進行分解:
先將液壓作動筒組件右端部的耳套和螺母拆卸下來;再將組件裝夾在虎鉗上,將液壓作動筒的鎖緊螺母的鎖扣打開,并用限力扳手配合轉接器將鎖緊螺母擰下;然后將一側鎖片的鎖扣打開,一人用手鉗將一側打開的鎖片鎖扣捏住并拽緊,另一人將另一側鎖片的鎖扣打開,注意鎖片的鎖扣方向需保持與活塞軸向一致,并使活塞處于無干腔的極限位置,然后使用所述專用扳手,使專用扳手左端的花鍵槽與螺母配合,通過與矩形孔配合的限力扳手將螺母擰開,從筒體的右端孔卸下;
第二步,利用液壓系統將帶有密封圈的襯套從筒體的右端推出,液壓系統要滿足以下要求:
1)液壓系統施給襯套的推力須保持均衡,并與筒體軸心一致;
2)筒體內腔要保持封閉,以避免壓強流失;
3)從零開始,采取階梯式快速加壓方式,直到使襯套從筒體右端推出;
第三步,更換密封圈、恢復裝配,具體操作步驟是:
1)將損壞的密封圈從襯套中用鑷子取出,然后對襯套進行清洗;
2)更換新的密封圈,將其涂抹潤滑脂后裝入清洗后的襯套的槽中;
3)在襯套的整個內壁和外圓涂抹潤滑脂,然后將其緩慢壓入筒體右端孔中,使其在筒體內壁和活塞外圓的雙重阻力下順利進入筒體中,確保密封圈不被損壞;
4)更換新鎖片,將其放入筒體右端孔中;
5)裝入螺母,采用所述專用扳手和限力扳手將螺母擰緊;
6)一人用手鉗將一側鎖片的鎖扣拽緊,另一人將鎖扣鎖死;然后將另一側鎖片的鎖扣鎖死;
7)更換新鎖緊螺母,用限力扳手配合轉接器將鎖緊螺母擰到筒體右端外壁上,限力后將鎖緊螺母的鎖扣鎖死,完成恢復裝配。
所述第二步中的階梯式快速加壓方式,為從零開始,分別快速加到2MPa,3MPa,4MPa,5MPa,6MPa,7MPa,8MPa,9MPa和10MPa。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利用本發明提供的方法可對某機型液壓作動筒破損的密封圈及時進行更換,更換合格率可達95%以上,將液壓作動筒組件因漏油故障導致的報廢率降到5%以下,大大延長了液壓作動筒組件的使用壽命,為某型機的維修節約了大筆費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某型機液壓作動筒組件右端部結構剖視圖:
圖2為本發明操作所用的專用扳手的軸向剖視圖:
圖3為圖2的左視圖;
圖4為圖2的右視圖。
圖中符號:1-鎖緊螺母,2-鎖片,3-螺母,4-襯套,5-密封圈,6-筒體,7-活塞,8-花鍵槽,9大孔-,10-孔壁,11-工藝孔,12-球形槽,13-矩形孔。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某型機液壓作動筒組件,其活塞7通過筒體6左端大孔(圖中未顯示)裝入,活塞的桿部穿過襯套4從筒體右端伸出,然后將后蓋與筒體焊接為一體,襯套4與活塞的桿部間有密封圈5,筒體右端孔內有使襯套定位的螺母3,螺母后部兩側分別有防止螺母轉動的鎖片2,鎖片上有鎖扣((圖中未顯示),鎖片后部有與筒體右端外壁配合的鎖緊螺母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沈陽黎明航空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未經沈陽黎明航空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76107.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