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化合物在制備抗細菌藥物中的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475563.7 | 申請日: | 2012-11-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88332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27 |
| 發明(設計)人: | 李浩華;李冬利;吳正超;章衛民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61K31/12 | 分類號: | A61K31/12;A61P31/04 |
| 代理公司: | 廣州科粵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劉明星 |
| 地址: | 510070 ***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化合物 制備 細菌 藥物 中的 應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生物醫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化合物1-(2,6-dihydroxyphenyl)butan-1-one在制備抗細菌藥物中的應用和作為抗細菌藥物有效成分。?
背景技術:
隨著環境污染的加劇,新的感染性疾病發生和耐藥菌株的大量出現,正日益嚴重地威脅著人類健康,人們不得不尋求新的抗菌藥物以應對不斷產生的耐藥菌株,因此,尋找新型的抗菌藥物是世界上新藥開發的重點領域。微生物資源豐富,種類繁多,各種微生物發酵產物一直是醫藥上的重要資源。利用各種微生物的活性天然產物研制開發新藥或保健品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發展前景。?
化合物1-(2,6-dihydroxyphenyl)butan-1-one從是白木香內生真菌多節孢(Nodulisporium?sp.)A4中通過硅膠柱、反相硅膠柱、凝膠柱、薄層制備和重結晶等方法分離純化得到,其結構式如(Ⅰ)所示:?
式(Ⅰ)?
該化合物1-(2,6-dihydroxyphenyl)butan-1-one的結構與文獻“Jing?Dai,Karsten?Krohn,et?al.Metabolites?from?the?Endophhytic?Fungus?Nodulisporium?sp.from?Juniperus?cedre.Eur.J.Org.Chem.2006,3498-3506.”中報道的一致,到目前為止,還未有該化合物具有抗細菌活?性的報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第一個目的是提供化合物1-(2,6-dihydroxyphenyl)butan-1-one在制備抗細菌藥物中的應用。?
本發明通過抗菌活性評價發現,化合物1-(2,6-dihydroxyphenyl)butan-1-one在100μg/mL濃度下,對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大腸桿菌(Escherichia?coli)的抑菌率為92.39%、82.52%;選擇90、80、70、60、50、40、30、20μg/mL?8個作用濃度下該化合物對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或大腸桿菌(Escherichia?coli)進行最低抑制濃度(MIC)值測定,確定該化合物對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大腸桿菌(Escherichia?coli)MIC值分別為30、40μg/mL;在上述不同濃度下,進行了化合物1-(2,6-dihydroxyphenyl)butan-1-one對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或大腸桿菌(Escherichia?coli)的生長抑制試驗,并繪制生長曲線。結果表明:金黃色葡萄球菌在加入30μg/mL或以上濃度的1-(2,6-dihydroxyphenyl)butan-1-one,大腸桿菌在加入40μg/mL或以上濃度的1-(2,6-dihydroxyphenyl)butan-1-one后,靶標菌菌體生長數量均沒有達到正常的生長高峰,生長受到明顯抑制。因此,化合物1-(2,6-dihydroxyphenyl)butan-1-one具有抗細菌活性,可用于抗細菌藥物。?
因此,化合物1-(2,6-dihydroxyphenyl)butan-1-one能在制備抗細菌藥物中的應用。?
所述的抗細菌藥物優選為抗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或大腸桿菌(Escherichia?coli)的藥物。?
本發明的第二個目的是提供一種抗細菌藥物,其特征在于,含有有效量、作為活性成分?的化合物1-(2,6-dihydroxyphenyl)butan-1-one。?
所述的抗細菌藥物優選為抗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或大腸桿菌(Escherichia?coli)的藥物。?
本發明的化合物1-(2,6-dihydroxyphenyl)butan-1-one具有較強的抗細菌活性,表明該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應用開發前景,因此本發明為研究與開發新的抗細菌藥物提供了候選藥物,為開發利用植物內生真菌來源的天然活性物質提供了科學依據。?
附圖說明:
圖1是化合物1-(2,6-dihydroxyphenyl)butan-1-one作用下的金黃色葡萄菌生長曲線圖,圖1中的曲線從上至下分別為:陰性對照、20、30、40、50、60、70、80、90μg/mL和陽性對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未經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75563.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連續流動泡沫法制備納米金屬硫化物粉末的方法及裝置
- 下一篇:發光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