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結核桿菌Acr蛋白的抗體及其編碼基因與應用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474347.0 | 申請日: | 2012-1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30891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05 |
| 發明(設計)人: | 童貽剛;周麗君;馮福民;安小平;米志強;王曉娜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C07K16/12 | 分類號: | C07K16/12;C12N15/11;C12N15/63;C12N5/10;C12N1/15;C12N1/19;C12N1/21;G01N33/569;C12Q1/68;C12Q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紀凱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關暢 |
| 地址: | 100071 北京市豐臺區***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結核桿菌 acr 蛋白 抗體 及其 編碼 基因 應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生物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結核桿菌Acr蛋白的抗體及其編碼基因與應用。
背景技術
結核病一直是人們關注的一個全球性健康問題,潛伏感染和耐藥性是結核病治療的兩大難題,開發新型全人源抗體藥物能很好的解決目前遇到的兩大難題,具有重大的意義。
潛伏感染和耐藥性是結核病治療的兩大難題:MTB潛伏感染(latenttuberculosisinfection,LTBI)是一種亞臨床狀態,此時細菌呈休眠狀態。普通人群中約有1/3的人感染結核桿菌,其中約10%的感染者可能發生TB,大多數感染者以潛伏感染形式存在。這種潛伏感染狀態潛伏時間長達數十年,而且具有隨時復發的可能性,并有了可能導致TB爆發。由于潛伏感染人群大,范圍廣,不易診斷,是目前導致TB爆發的一個重要因素。因而MTB潛伏感染的預防和治療成為TB的控制與根除的關鍵環節。
結核桿菌晶體蛋白(Alpha?Crystalin,Acr)是結核桿菌在休眠期和缺氧狀態下產生的主要蛋白,為結核桿菌在巨噬細胞內持續存在所必需。Acr蛋白上的甲硫酰胺殘基能發生可逆的磺化氧化和去磺化氧化作用,借此清除存在于巨噬細胞中的活性氧和活性氮,從而保護MTB的細胞膜和其他成分不受損傷,最終得以在宿主體內存活。當MTB被巨噬細胞吞噬后,為了能在巨噬細胞內生存和生長,MTB許多蛋白的表達都上調,其中Acr的表達活性就增至原來的80倍。有研究結果表明,Acr基因的缺失使MTB在小鼠和巨噬細胞中生長加快,菌落計數發現突變株的細菌數增至野生型的10倍,說明Acr與MTB進入休眠狀態密切相關。體外實驗也表明,Acr不但能顯著減慢小鼠巨噬細胞內結核桿菌的生長速度,而且在結核病患者及潛伏感染者體內存在針對Acr的特異性T細胞和B細胞免疫應答。大量實驗數據表明,Acr蛋白是結核分枝桿菌潛伏感染期機體免疫反應的重要靶抗原,對MTB進入休眠狀態及MTB休眠菌在體內的存活起著重要的作用。
人類的結核病病例大部分是復發性病例。因此,新型結核病疫苗含有的抗原應是MTB在宿主體內長期存在時(休眠期或潛伏期)大量聚集的靶分子,例如Acr蛋白,理論上這種抗原誘導的免疫反應能夠抑制潛伏狀態的MTB。如果將該抗原作為疫苗的靶抗原應用,可能會有效防治潛伏性感染結核病的發生。
目前應用的抗結核藥物主要是1945~1966年通過傳統隨機篩檢得到的,近些年來新增了一些新型利福平類藥物(利福布汀、利福噴汀、KRM-1648等)和新型喹諾酮類藥物(左旋氧氟沙星、氧氟沙星、司帕沙星、moxi-floxacin等),這些藥物僅能針對活動期肺結核,而對于潛伏性感染者(約占全部感染者的90%)不起作用,而且隨著耐藥菌株和多重耐藥菌株的日益嚴重,亟需研制出新方法來預防和控制該種疾病,針對休眠期蛋白Acr篩選出的全人源的抗體藥物可能解決目前形勢下的兩大難題(即潛伏感染和耐藥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結核桿菌Acr蛋白的抗體及其編碼基因。
本發明提供的多肽,為結核桿菌Acr蛋白抗體,為如下1)-15)中的任意一種:
1)由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組成的多肽;2)由序列表中序列4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組成的多肽;3)由序列表中序列6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組成的多肽;4)由序列表中序列8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組成的多肽;5)由序列表中序列10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組成的多肽;6)由序列表中序列1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組成的多肽;7)由序列表中序列14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組成的多肽;8)由序列表中序列16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組成的多肽;9)由序列表中序列18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組成的多肽;10)由序列表中序列20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組成的多肽;11)由序列表中序列2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組成的多肽;12)由序列表中序列24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組成的多肽;13)由序列表中序列26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組成的多肽;14)由序列表中序列28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組成的多肽;15)將1)-14)中任一所示多肽的氨基酸序列經過一個或幾個氨基酸殘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具有同樣功能的由1)-14)中任一所示多肽衍生的多肽。
上述一個或幾個氨基酸殘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為不超過10個氨基酸殘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
編碼上述多肽的基因也是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未經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7434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