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內燃機節能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473530.9 | 申請日: | 2012-1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835843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6-04 |
| 發明(設計)人: | 徐杰;田文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徐杰 |
| 主分類號: | F02M25/12 | 分類號: | F02M25/12;C01B13/11 |
| 代理公司: | 青島發思特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萬桂斌 |
| 地址: | 2660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內燃機 節能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節能裝置,尤其涉及一種內燃機的節能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的內燃機節能方法通常有兩種:1.降低內燃機的輸出功率,即減小發動機的排氣量,但是這樣無法滿足內燃機的工作要求。2.提高內燃機的燃料燃燒效率,即提高燃料的使用率,但是裝置比較復雜,安裝困難,可靠性差。目前市場上流通的節能裝置大致分為如下幾類:一是機械類,如電子化油裝置,其生產成本高、安裝困難,而且易發生故障,不易維護。二是化學制劑類,對燃料和燃燒發生有很苛刻的要求,不具備普遍性。
臭氧是氧氣的同素異形體,常溫下為淡藍色氣體,它的氧化能力僅次于氟,遠遠高于氧氣,是最強的氧化劑之一。標準狀況下,氧氣分子的分解能量為5.11eV,而臭氧僅為1.09eV,因此臭氧分子很不穩定,容易分解。當溫度高于473K時,臭氧會立即分解為氧氣和氧原子,同時放出大量的熱量,這種新生態的氧原子除具有極強的氧化能力外,還是誘發燃油進行鏈式反應的新生態活化中心,促進烴類燃料燃燒的鏈式反應傳播過程。如果烯烴類化合物與臭氧發生反應時,臭氧氧化分解成酸和荃,同時臭氧分解的單原子氧極容易與羥基、荃基發生連鎖反應,直到最終生成穩定的化合物。所以臭氧參加燃燒起到了催化助燃的作用。
現有技術中也有采用臭氧助燃的內燃機,如2012年10月3日公開的中國專利,公布號為CN102705115A,其公開了一種車用臭氧發生器節油減排裝置,臭氧發生器安裝在發動機進氣管的外部,進入發動機進氣管內的空氣可通過空氣進管進入臭氧發生器,并通過臭氧出管釋放臭氧至發動機進氣管內,通過發動機進氣管進入發動機,使得發動機內的燃料能更為充分燃燒。但由于該裝置設置在進氣管的外側,增加了體積,且臭氧產生率較低,由于臭氧本身不穩定,導致節能效率低。現有技術中也有將臭氧發生裝置內置在進氣管道內,由于臭氧的產生需要一定的溫度,隨著內燃機的運行,管道內的溫度必然提升很快,臭氧發生器停止工作。且進氣管內會有很多灰塵,長時間工作,臭氧發生器上會積累一層灰塵,造成臭氧發生器不工作。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技術效果能夠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種內燃機節能裝置,其可以向內燃機通入臭氧,實現助燃,達到節油的目的。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其包括內部中空的殼體,殼體相對的兩面設有進氣口和出氣口,進氣口與內燃機的進氣管連通,出氣口與內燃機的發動機連通,殼體內部位于進氣口和出氣口之間設有兩個相對設置的散熱片,兩散熱片相對的面上皆設有臭氧發生片,兩個散熱片相向的面與對應的殼體的面之間分別設有高壓電源,高壓電源與臭氧發生器電連接,殼體的側面設有智能控制器,智能控制器與高壓電源電連接。
通過智能溫控系統和散熱裝置有效地控制了臭氧發生器的溫度,大大增加臭氧的發生量和穩定性,并且將對而不影響進氣量的同時進行多次過濾,燃燒更充分。內燃機在裝上本節能裝置后,啟動變得平緩而穩定,機器的噪聲和沖擊,振動有了明顯的下降,有效防止了柴油機的爆震現象。燃料消耗量都降低了。平均節油率不低于8%有效地節約了能源,提高了內燃機的經濟型。
兩散熱片平行設置,其間隔為1-10cm,由于臭氧發生片工作的環境溫度較高以及臭氧發生片自身工作時產生熱量,散熱片可以將與之接觸的臭氧發生片的熱量散熱,保證臭氧發生片的安全、穩定工作。
出氣口與散熱片之間設有過濾裝置。過濾裝置包括支架,支架上設有腔體,腔體內設有過濾網,過濾裝置插接在殼體上并通過螺栓與殼體固定。過濾裝置可以過濾掉工作環境中的灰塵,保證臭氧發生片的清潔度。
出氣口處設有防護網,可以防止異物進入內燃機內,提高安全性。
殼體采用多面體或圓柱體或橢球體,可以根據具體的場合選擇使用的形狀。
本裝置主要用于內燃機,尤其是柴油汽車的內燃機,取得了很好的節油效果。
用臭氧代替氧氣來做助燃物質,增加了氧量,臭氧為一種強氧化劑,可加速燃料氧化反應,使燃燒進行的更好、更快,減少廢氣中有害氣體成分,達到助燃、減污、節能的目的。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外形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側面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過濾裝置示意圖。
圖中:1.殼體;2.臭氧發生片;3.散熱片;4.智能控制器;5.高壓電源;6.電纜入口;7.控制線接口;8.保護殼;9.過濾網;10.出氣口;11.防護網;12.腔體;13.進氣口;14.過濾裝置;15.支架。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徐杰,未經徐杰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73530.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