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電動汽車用電機-變速器一體化傳動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472213.5 | 申請日: | 2012-1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83672B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20 |
| 發明(設計)人: | 陳奇;趙韓;黃康;趙玉才;馮永愷;馮關華;陳戈;沙發明;王開來 | 申請(專利權)人: | 合肥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2K7/10 | 分類號: | H02K7/10;H02K7/116 |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胡東升 |
| 地址: | 230009 ***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動汽車 用電 變速器 一體化 傳動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動汽車用電機-變速器一體化傳動系統。
背景技術:
近年來,我國以高密度永磁電機為代表的各類車用電機取得了明顯進 步。在電機設計方面,采用現代車用電機系統設計理念,初步解決多 目標高性能車用電機的極限設計,結合應用控制策略系統集成仿真的 技術難題,采用結構集成設計技術,實現了電機與變速器在機械、電 磁、熱的高度一體化設計與應用。電驅動系統的集成化和一體化趨勢 更加明顯。機電一體化的發展從結構集成到控制集成和系統集成,汽 車動力的電氣化成分越來越高。不同耦合深度的機電耦合動力總成系 統使得電機與變速箱兩者之間的聯系變得越來越緊密。
目前,市場上的電動汽車多采用固定速比的減速器,這種傳動方式結 構簡單、成本較低。但是,采用一個檔位的減速器,對牽引電機提出 了較高的要求,使得牽引電機既要在恒轉矩區提供較高的瞬時轉矩, 又要在恒功率區提供較高的運行速度。同時,存在電機利用效率較低 的問題。
現有常用的電動汽車兩檔變速器有AMT結構和DCT結構。采用AMT結構時 ,需要使用同步器,此時換檔沖擊較大。而采用DCT結構時,由于變速 箱只有兩個檔位,此時雙離合器結構會使成本增加很多。
因此發明一種完全自主產權的電機-變速器一體化齒輪傳動系統十分必 要。
發明內容:
為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動汽車用電機 -變速器一體化傳動系統,根據較成熟的4AT結構,提供一種電動汽車 用電機-變速器一體化傳動系統,確切地說是一種純電動汽車電機-變 速器一體化的兩檔自動變速器行星齒輪機構。
本發明解決技術問題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電動汽車用電機-變速器一體化傳動系統,整個系統由第一子系統 和第二子系統串聯而成;
所述第一子系統為2K-H行星齒輪傳動系統,整體結構為單排行星的布 局形式,分別為:電機及電機輸出軸、前排太陽輪、前排行星輪、前 排行星架、前排齒圈;所述前排太陽輪通過花鍵安裝在所述電機輸出 軸上,與所述太陽輪嚙合的行星輪通過軸承支撐在所述前排行星架上 ,所述前排齒圈固定在箱體上并與所述前排行星輪嚙合;
所述第二子系統為2K-H行星齒輪傳動系統,為單排行星的布局形式, 分別為:后排 太陽輪、后排行星輪、后排行星架和后排齒圈;所述后排太陽輪通過 鍵安裝在后排太陽輪軸上,所述后排太陽輪軸與所述前排行星架固連 ,在所述后排太陽輪軸外周安裝有電磁離合器,所述電磁離合器的線 圈部分與所述后排太陽輪軸通過鍵固連,所述電磁離合器的銜鐵與所 述后排行星架通過螺釘固連;與所述后排太陽輪嚙合的后排行星輪通 過軸承支撐在所述后排行星架上,與所述后排行星輪嚙合的后排齒圈 通過軸承支撐在所述后排行星架上;在后排行星架的外周通過軸承安 裝有電磁制動器,所述電磁制動器的線圈部分與所述后排齒圈通過螺 釘固連,所述電磁制動器的銜鐵與箱體通過螺釘固連;整個系統的輸 出軸與所述后排行星架固連,所述輸出軸、后排太陽輪軸以及電機輸 出軸同心。
與已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體現在:
1、與目前汽車用自動變速箱行星齒輪機構相比,本發明的電機-變速 器一體化的兩檔自動變速器行星齒輪機構更適合于純電動汽車專用, 減少了齒輪、換檔執行元件,具有較高的效率。
2、與常用的兩檔變速器AMT結構和DCT結構相比,換檔沖擊小于AMT結 構,生產成本低于DCT結構,綜合性能較好,易于實現產業化發展。
3、齒輪布置形式結構簡單,結構緊湊,體積小、重量小,符合汽車輕 量化的原則。
4、采用電機-變速器一體化齒輪傳動系統,實現了電機與變速器在機 械、電磁、熱的高度一體化設計,符合了電驅動系統的集成化和一體 化發展趨勢。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號:1電機、2前排太陽輪、3前排行星輪、4前排行星架、5前排 齒圈、6后排太陽輪、7后排行星輪、8后排齒圈、H為后排行星架、C1 為電磁離合器、B1為電磁制動器、I為電機輸出軸,II為后排太陽輪軸 、III為輸出軸。
以下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并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合肥工業大學,未經合肥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72213.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催化裂化雙金屬鈍化劑
- 下一篇:自動調速跟蹤風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