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采用大孔樹脂吸附提取油橄欖葉抗糖尿病有效部位的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471575.2 | 申請日: | 2012-1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830333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6-04 |
| 發明(設計)人: | 邸多隆;黃新異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61K36/63 | 分類號: | A61K36/63;A61P3/10;A61K127/00 |
| 代理公司: | 蘭州中科華西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62002 | 代理人: | 方曉佳 |
| 地址: | 730000 甘*** | 國省代碼: | 甘肅;6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采用 樹脂 吸附 提取 油橄欖 糖尿病 有效 部位 方法 | ||
1.一種采用大孔樹脂吸附提取油橄欖葉抗糖尿病有效部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依次步驟為:?
A提取:取油橄欖的干燥葉,加入1-20倍量的乙醇水溶液,加熱回流提取1-4?次,每次1-3?h,過濾,合并提取液,濃縮至相當于原藥材0.1-0.5?g/mL,充分混勻,稱作上樣液;
B大孔樹脂分離純化:上樣液經過大孔吸附樹脂柱進行吸附,吸附完畢后,樹脂柱先用水洗滌以除去水溶性雜質;棄去洗滌液,然后加入不同濃度的乙醇水溶液對大孔樹脂柱進行梯度解吸附;分別合并不同濃度的解吸液,回收溶劑后濃縮干燥,制得油橄欖葉A、B、C、D、E五個部位,其中D部位為抗糖尿病活性部位。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大孔吸附樹脂選自苯乙烯和二乙烯基苯基質交聯得到的大孔吸附樹脂。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樣液可以在大孔樹脂柱上吸附一次,也可以循環吸附。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大孔樹脂柱吸附后解吸液為乙醇水溶液,不同部位由不同濃度的乙醇水溶液解吸得到。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樣液的吸附流速為0.5-20?BV/h。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提取液浸膏與干樹脂的重量比是1:1-10;所述的樹脂柱徑和柱高比為1:1-2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71575.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