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反力箱和反力墻的施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469065.1 | 申請日: | 2012-11-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26538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2-13 |
| 發明(設計)人: | 李紅德;李雪豐;叩殿強;張鵬飛;劉元亮;劉民永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建八局第四建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G21/00 | 分類號: | E04G2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魏曉波 |
| 地址: | 266071 山東省青島***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反力箱 反力墻 施工 方法 | ||
1.一種反力箱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A1)定位放線:
先定位位于反力箱(13)的反力臺座(133)四角的加載孔的位置,在由反力臺座(133)四角的加載孔所圍成的矩形區域內,由反力箱(13)的肋墻(132)將所述矩形區域平均分成若干個區格,然后根據所述反力臺座(133)四角的加載孔位置定位各區格四角的加載孔位置,根據區格四角的加載孔位置定位該區格內其余全部加載孔位置;
A2)鋼筋綁扎:
綁扎反力臺座(133)的底皮鋼筋;
A3)加載孔的定位模具安裝:
將所述定位模具固定在已定位好的加載孔中心位置上;
A4)加載孔預埋件(1)的安裝及調整:
將加載孔預埋件(1)的下端卡在所述定位模具上,使用加載孔定位檢尺(11)校核加載孔預埋件(1)的位置,之后將加載孔預埋件(1)整體拉接及固定;
A5)在加載孔預埋件(1)上安裝預應力筋(15),支設反力臺座(133)的其余模板;
A6)澆筑混凝土:
用混凝土澆筑反力箱(13)的反力臺座(133),將各加載孔預埋件(1)之間的空間填滿,最終形成具有加載孔的反力臺座(13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反力箱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A1)之前還包括步驟A0)施工準備,所述步驟A0包括以下步驟:
A001)混凝土澆筑所述反力箱(13)的底板(131)、肋墻(132)和反力臺座(133)的底部;
A002)在所述反力臺座(133)的底部鋪設反力臺座模板(3),對所述反力臺座模板(3)的支撐系統進行檢查驗收,并經過加載試驗檢查反力臺座模板(3)的下沉量;
A003)對所述反力臺座模板(3)的標高和平整度進行檢查,偏差在設定范圍以內。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反力箱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A1)包括:
A101)控制線引測;
A102)根據控制線定位反力臺座(133)四角的加載孔的位置;
A103)復核所述反力臺座(133)四角的加載孔中心間距及對角線距離;
A104)根據所述反力臺座(133)四角的加載孔位置定位各區格四角的加載孔位置;
A105)復核各所述區格四角的加載孔中心間距及對角線距離;
A106)根據所述區格四角的加載孔位置定位該區格內其余全部加載孔位置;
A107)用所述定位模具畫出加載孔位置。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反力箱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A1)中的定位放線采用油性筆畫線。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反力箱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A3)中的所述定位模具為塑料圓板(2),將所述塑料圓板(2)固定在已定位好的加載孔的中心位置。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反力箱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A4)中的所述加載孔定位檢尺(11)包括定位檢尺架(112)和安裝在所述定位檢尺架(112)上的若干等間距的定位插頭(111);所述間距與加載孔中心間距相等;所述加載孔整體拉接及固定為,將上下兩組均沿縱橫方向的連接鋼筋(14)固定在加載孔預埋件(1)的管身上。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反力箱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載孔定位檢尺(11)的定位插頭(111)的個數為6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建八局第四建設有限公司,未經中建八局第四建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69065.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可雙向調節的木工工作臺
- 下一篇:一種節能電烙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