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三維碼生成的方法及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465072.4 | 申請日: | 2012-11-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55833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18 |
| 發明(設計)人: | 周泳全;葉思思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
| 主分類號: | G06K19/06 | 分類號: | G06K19/06;G06K7/10 |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專利商標事務所 44237 | 代理人: | 張全文 |
| 地址: | 518029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三維 生成 方法 設備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防偽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三維碼生成的方法及設備。
背景技術
二維碼時用某種特定的幾何圖形按一定規律在平面(二維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間的圖形記錄數據符號信息的一種編碼,具有存儲量大、追蹤性高、抗損行強、備援性大、成本便宜、易讀性等特性,特別適用于表單、追蹤、證照、存貨盤點、資料備援等應用。但二維碼易讀且極易復制,因此二維碼并不具備嚴格意義的保密性能和防偽性能。
現有的三維碼技術,是在二維碼的基礎上,采用了色彩和灰度來表示第三維,從而大幅度增加了信息量,但也同樣存在容易復制的問題。許多防偽商品采用了電話防偽系統,單電話查詢率不足1%,導致另外的99%的正品的保證被造假者回收后用于造假。而激光防偽、熒光防偽、磁性防偽、溫變防偽等傳統的防偽技術,其防偽特征也可以被輕易批量仿造。
同時,另一種防偽方法,雖然其防偽特征無法復制,但普通消費者需要用手機和專用軟件分別比較二維碼的特征信息及驗證數字簽名信息,不能即時判斷真偽,也將面臨電話防偽系統的尷尬局面。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三維碼生成的方法,構建基于紋理映射和曲面特征雙重加密的三維碼,提供既不可復制、成本低廉及普通消費者能即時判斷真假的一種商用防偽方法,即基于紋理映射和曲面特征雙重加密的三維碼的防偽方法。
一種三維碼生成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設計和制作曲面物體;
利用噴涂夾具在所述曲面物體上噴射出若干個防偽微型凸臺;
根據所述曲面物體的三維幾何特征和紋理映射加密算法生成初步的曲面三維碼;
根據所述曲面三維碼和所述若干個防偽微型凸臺的防偽特征形成最終的三維碼。
一種三維碼生成的的設備,所述設備包括:
設計單元,用于設計和制作曲面物體;
第一噴射單元,用于利用特征噴涂夾具在所述曲面物體上噴射出若干個防偽微型凸臺;
第一處理單元,用于根據所述曲面物體的三維幾何特征和紋理映射加密算法生成初步的曲面三維碼;
第二處理單元,用于根據所述曲面三維碼和所述若干個防偽微型凸臺的防偽特征形成最終的三維碼。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三維碼生成的方法,通過設計和制作曲面物體;利用噴涂夾具在所述曲面物體上噴射出若干個防偽微型凸臺;根據紋理映射加密算法生成初步的曲面三維碼;根據所述若干個防偽微型凸臺的防偽特征形成最終的三維碼。從而實現提供既不可復制、成本低廉及普通消費者能即時判斷真假的一種商用防偽方法,即基于紋理映射和曲面特征雙重加密的三維碼的防偽方法。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一提供的一種三維碼生成的方法流程圖;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一提供的一種曲面三維模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一提供的一種曲面上有激光打印的防偽特征信息的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實施例一提供的一種微型凸臺的截面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實施例一提供的一種防偽特征信息的二維碼;
圖6是本發明實施例一提供的一種基于紋理映射和曲面特征的三維碼;
圖7是本發明實施例二提供的一種三維碼生成的方法流程圖;
圖8是本發明實施例三提供的一種三維碼生成的設備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實施例一
參考圖1,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一提供的一種三維碼生成的方法流程圖。如圖1所示,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01,設計和制作曲面物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未經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6507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