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模具的防粘滑塊結構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210465008.6 | 申請日: | 2012-11-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817835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28 |
| 發(fā)明(設計)人: | 李興發(fā) | 申請(專利權)人: | 漢達精密電子(昆山)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33/44 | 分類號: | B29C33/4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5300 江蘇省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模具 防粘滑塊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滑塊結構,特別是涉及一種模具的防粘滑塊結構。
【背景技術】
在采用模具進行產品生產時,經(jīng)常會使用到滑塊結構來進行產品的成型,然而滑塊在退出時,又會與產品相互粘在一起,造成二者無法分離。
請參閱圖1,其繪示為現(xiàn)有技術一種模具的防粘滑塊結構。該滑塊防粘結構應用于具有靠破孔11的產品10與滑塊12的分離,該結構包括:彈簧13,設于所述滑塊12內;假頂針14,其一端于合模狀態(tài)下壓縮所述彈簧14,另一端抵持于產品10的靠破孔11。
在開模時,所述滑塊12運動,二所述假頂針14通過所述靠破孔11將所述產品10抵持,所述滑塊12與所述產品10分離,當所述彈簧14完全釋放后,所述假頂針14亦脫離所述靠破孔11。然而,圖1所示的結構只能適用于具備靠破孔11的產品10與滑塊12的分離。
請再參閱圖2,其繪示為現(xiàn)有技術另一種模具的防粘滑塊結構。該滑塊防粘結構應用于具有大面積位置可以抵持的產品20與滑塊21的分離,該結構包括:滑塊束塊22,其具有豎直面23和由該豎直面23向下延伸的傾斜面24;彈簧25,設于所述滑塊21內遠離所述產品20一側;假頂針26,其穿設于所述滑塊21內,該假頂針26上具有一止擋塊27,所述止擋塊27設于所述彈簧遠離所述產品20一端,于合模時,所述假頂針26一端抵持于所述產品20,另一端抵持于所述滑塊束塊22的豎直面23。
在開模時,所述滑塊束塊22向上運動,所述滑塊21在水平方向運動,所述假頂針26一端抵持于所述產品20,從而使得所述產品20輕易脫離所述滑塊12,而所述假頂針26另一端抵持于所述滑塊束塊22的豎直面23,所以所述假頂針26不運動,當所述滑塊束塊22向上運動至所述傾斜面24與所述假頂針26接觸時,所述彈簧25釋放,所述假頂針26的止擋部27被帶動,所述假頂針26一端脫離所述產品20。
然而,圖2所示的結構只能適用于具備大面積位置可以抵持的產品20與滑塊21的分離。
請參閱圖3,圖3為一種產品的結構示意圖。所述產品30一側設有三個延伸部31,各所述延伸部31面積較小,各所述延伸部31上皆設有孔柱31,各所述孔柱31皆不靠破。
可見,所述產品30由于需要成型的部位不存在靠破孔,因此不能采用如圖1中所述模具的防粘滑塊結構;同時,由于所述產品30的所述延伸部31的面積較小,因此也不適用如圖2所述的模具的防粘滑塊結構。
有鑒于此,實有必要開發(fā)一種模具的防粘滑塊結構,以解決上述問題。
【發(fā)明內容】
因此,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模具的防粘滑塊結構,解決現(xiàn)有技術的模具的防粘滑塊結構無法應用于無較大抵持面且無靠破孔的產品與滑塊之間的脫離。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的模具的防粘滑塊結構,所述防滑結構與公模仁配合,成型具有孔柱的產品,該模具的防粘滑塊結構包括:
滑塊座;
固定塊,與所述滑塊座固定,所述固定塊靠近所述滑塊座一側具有沉頭孔;
彈塊,設于所述入子固定塊遠離所述滑塊座一側;
彈簧,設于所述固定塊與所述彈塊之間,在模具合模狀態(tài)時該彈簧處于壓縮狀態(tài);
限位螺絲,其一端由所述固定塊的所述沉頭孔穿出而固定于所述彈塊,另一端具有螺頭,所述螺頭在模具合模狀態(tài)時與所述沉頭孔之間存在間隙;
滑塊入子,其一端固定于所述固定塊,另一端穿透所述固定塊及所述彈塊并由所述彈塊遠離所述固定塊一側延伸出。
可選的,所述固定塊靠近所述彈塊一側具有一容設孔,所述容設孔內容設所述彈簧。
可選的,所述滑塊座與所述固定塊之間采用第一螺絲固定。
可選的,所述滑塊座上還設有斜導柱孔,所述模具還具有斜導柱,模具合模狀態(tài)時,所述斜導柱插設于所述斜導柱孔。
可選的,所述滑塊座遠離所述固定塊一側固定設有耐磨塊。
可選的,所述滑塊座與所述耐磨塊之間采用第二螺絲固定。
可選的,所述孔柱的深度為S,所述限位螺絲的螺頭在模具合模狀態(tài)時與所述沉頭孔之間的間隙為S1,L1為第一安全余量,S1>S+L1。
可選的,所述第一安全余量為2mm。
可選的,所述模具內還設有止擋螺絲。
可選的,所述滑塊座在合模后與所述止擋螺絲間的距離為S3,所述滑塊座在水平方向的最大退出行程為S2,L2為第二安全余量,S3>S2+L2。
可選的,所述第二安全余量為2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漢達精密電子(昆山)有限公司,未經(jīng)漢達精密電子(昆山)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6500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