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軌下隔離防護套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462028.8 | 申請日: | 2012-11-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88728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08 |
| 發明(設計)人: | 尹學軍;孔祥斐;付學智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科而泰環境控制技術有限公司;尹學軍 |
| 主分類號: | E01B19/00 | 分類號: | E01B19/00 |
| 代理公司: | 青島發思特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鞏同海 |
| 地址: | 266101 山東省青***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隔離 護套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軌道交通領域,涉及一種鋼軌輔助裝置,具體為一種用于鋼軌底部與道床間隔離防護的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各大中城市越來越重視城市軌道交通的發展。城市軌道建設,特別是地下鐵路建設也相繼展開。城市軌道交通的供電模式是通過設置在沿線的直流牽引變電所以架空接觸線或第三軌的形式向列車饋送電能,并利用走行軌作為回流線路進行回流。第三軌是在鋼軌的一側平行鋪設一條特殊的輕型鋼軌,形狀與鋼軌相似,截面的形狀亦為“工”字形,但體積要比鋼軌小許多,又稱為“受流軌”。列車運行時由車輛底部的集電靴接觸第三軌進行電力傳輸。目前,我國的第三軌供電電壓為直流750伏和1500伏。行走軌允許帶電電壓為幾十至上百伏特,但在列車通過時,相應區段上會有大電流流過,回流電流可達幾百安培。
第三軌的安裝是通過絕緣支架固定并支撐于木枕、混凝土軌枕或者其它基座上方,同時在軌道上方或側面設置防護罩。根據集電靴的取流方式不同,第三軌的安裝可分為:上接觸式、下接觸式和側接觸式。側接觸式由于安裝精度要求高,應用較少。下接觸式的防護罩相對其他方式對于人畜或風雪有良好的防護性能。上接觸式易于安裝,但其現有的防護罩僅對軌道上部具有防護作用,而軌道與道床之間則無防護裝置和措施。
對于走行軌,現有鋼軌斷面形狀為工字形,由軌頭、軌腰、軌底三大部份組成。軌頭位于上部直接與列車車輪接觸。軌底位于下部與軌枕接觸,并由扣件固定于軌枕上。除鋼軌與軌枕間設有絕緣墊板外,無其他防護裝置和措施。
根據上述工作原理和安裝方式,第三軌和走行軌分別帶有高電壓和大電流,同時軌道的大部分均為懸空裸露狀態。由于施工、檢修、乘客遺落等原因,在軌道道床上會有金屬等導電異物的存在,因而會有金屬或其他導電物品進入軌道下部并碰觸到鋼軌的情況發生,由于位置隱蔽,日常巡檢過程中不易發現排除,形成安全隱患,其危害主要表現在:當有導電物接觸到鋼軌時,若導電物的另一端與道床或道床上的金屬件連接,則破壞了鋼軌與大地的絕緣,大電流會經由導電物和道床上的金屬件流入大地,形成極大的“雜散電流”,進入其他設備或相關設施,甚至對站臺乘客造成電擊;若導電物的另一端與其他設備接觸,則會有大電流進入該設備,造成設備損壞;另外,導電物接觸鋼軌后還會對供電設備、通信信號造成影響,特別是在流過大電流時,導電物與鋼軌的接觸點處產生大量熱量,嚴重時會燒壞鋼軌,發生“燒軌”事故,從而直接影響到行車安全。
如何避免外來導電物體與鋼軌底部意外接觸形成短路所產生的危害,從而保證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的順暢和安全,已經成為行業內的一個亟待解決的難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一種可以防止鋼軌與其他異物接觸的軌下隔離防護套。
本發明軌下隔離防護套是這樣實現的,包括隔離防護套本體,隔離防護套本體包括固定支座和裙板,固定支座上部對應鋼軌軌底設有卡槽結構,裙板包括二個子裙板,二個子裙板沿鋼軌縱向分別置于固定支座下部兩側,或者裙板中設有沿鋼軌縱向或沿鋼軌垂向的空腔,裙板置于固定支座下方。
本發明軌下隔離防護套中,固定支座與裙板或子裙板之間也可以采用分體式結構。當固定支座與裙板或子裙板之間為分體式結構時,固定支座與裙板或子裙板可以分別由不同材料制成。其中,至少固定支座應由絕緣材料制成;至少裙板或子裙板應由彈性材料制成。為了方便固定支座與裙板或子裙板之間的連接,固定支座底部沿鋼軌縱向的兩側分別對稱設置凸臺或卡槽,相應的裙板或子裙板上設有卡槽或凸臺,凸臺嵌置在卡槽內,固定支座與裙板或子裙板之間通過凸臺和卡槽彼此配合連接。所述凸臺及卡槽的結構形式可以多種多樣。例如,凸臺橫截面輪廓可以為“T”形、燕尾形、楔形等形狀,卡槽形狀與凸臺相對應為“T”形、燕尾形、楔形等形狀;凸臺還可以為連接柱,連接柱的端部形狀為圓錐臺形、球形或半球形等形狀,相對應的卡槽為安裝孔,連接柱的端部最大輪廓尺寸大于安裝孔的直徑尺寸。
子裙板中也可以設置空腔結構。為提高降噪能力,空腔結構內還可以設有吸聲材料或者在空腔側壁上設有吸聲結構。所述吸聲結構包括設置在空腔內壁上的大量凸凹結構或盲孔,或者設置在空腔側壁上的大量貫通的小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科而泰環境控制技術有限公司;尹學軍,未經青島科而泰環境控制技術有限公司;尹學軍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62028.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車輛座椅罩
- 下一篇:嵌合OspA基因、蛋白以及其使用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