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多窗口出光激光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461035.6 | 申請日: | 2012-11-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31578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2-13 |
| 發明(設計)人: | 黃磊;劉全華;陳瑩;范一松;盛輝;陳士祥 | 申請(專利權)人: | 淮南市炬鐳激光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S3/101 | 分類號: | H01S3/101;H01S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雙收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王菊珍 |
| 地址: | 232007 安徽省***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窗口 激光器 | ||
1.一種多窗口出光激光器,包括殼體(17),所述殼體(17)中安裝有激光器光源(1),其特征在于:還包括45°反射鏡(2)、若干個分光器(3)、光束整形器(4)、耦合聚焦器(5)、軟體光纖(16)以及可移動激光頭(11),其中:
所述激光器光源(1)和45°反射鏡(2)固定安裝在所述殼體(17)左方的同一豎直光軸上,所述45°反射鏡(2)位于所述激光器光源(1)的上方;各所述分光器(3)和旋轉體(8)固定安裝在所述殼體(17)中部的另一豎直光軸上,所述旋轉體(8)位于各所述分光器(3)的下方;所述光束整形器(4)和耦合聚焦器(5)固定安裝在所述殼體(17)的右方,所述45°反射鏡(2)與第一個所述分光器(3)、光束整形器(4)和耦合聚焦器(5)位于同一水平光軸上,其余各組所述分光器(3)、光束整形器(4)和耦合聚焦器(5)分別位于同一水平光軸上;
各所述可移動激光頭(11)安裝在舞臺的任意位置上,各所述可移動激光頭(11)分別包括光整形器(12)、高速振鏡(13)和出光窗口(14),所述光整形器(12)和高速振鏡(13)安裝在所述可移動激光頭(11)的殼體中并位于同一豎直光軸上,所述高速振鏡(13)與所述出光窗口(14)位于同一水平光軸上;各所述高速振鏡(13)分別與一微電腦相連,所述微電腦發出編輯后的控制信號,所述激光器光源(1)發出的激光通過所述45°反射鏡(2)反射到第一個所述分光器(3),并由第一個所述分光器(3)順次透射到其余各所述分光器(3);
每個所述分光器(3)輸出的激光,分別通過所述光束整形器(4)整形后輸入到所述耦合聚焦器(5),所述耦合聚焦器(5)將激光能量耦合聚焦并通過所述軟體光纖(16)傳輸至所述可移動激光頭(11),再經所述可移動激光頭(11)的光整形器(12)和高速振鏡(13)輸出具有各種圖案的激光;
所述另一45°反射鏡(7)安裝在一旋轉體(8)中,所述旋轉體(8)設有另一出光窗口(9),所述另一45°反射鏡(7)和旋轉體(8)安裝在所述殼體(17)中,所述另一45°反射鏡(7)與所述分光器(3)位于同一豎直光軸上,并與另一出光窗口(9)位于同一水平光軸上;所述激光器光源(1)發出的激光通過所述45°反射鏡(2)反射到第一個所述分光器(3)后還由所述分光器(3)透射到另一所述45°反射鏡(7),并由另一所述45°反射鏡(7)反射經所述另一出光窗口(9)輸出旋轉光。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窗口出光激光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殼體(17)設有輸出接口(6),所述輸出接口(6)設在所述耦合聚焦器(5)的水平光軸上;所述可移動激光頭(11)設有輸入接口(10),所述輸入接口(10)設在所述可移動激光頭(11)的豎直光軸上方;所述軟體光纖(16)兩端分別連接到所述輸出接口(6)和輸入接口(10)。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窗口出光激光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分光器(3)、光束整形器(4)、耦合聚焦器(5)、軟體光纖(16)和可移動激光頭(11)設有4路。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多窗口出光激光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微電腦設有控制屏。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多窗口出光激光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激光器光源(1)為532nm的綠激光光源。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多窗口出光激光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可移動激光頭(11)上設有固定把手(1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淮南市炬鐳激光設備有限公司,未經淮南市炬鐳激光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61035.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抗αvβ6抗體
- 下一篇:內襯有樹脂膠泥的管段及其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