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漸近式均壓線成形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460949.0 | 申請日: | 2012-11-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31785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2-13 |
| 發明(設計)人: | 張麗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電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K15/04 | 分類號: | H02K15/04 |
| 代理公司: | 無錫華源專利事務所 32228 | 代理人: | 孫力堅 |
| 地址: | 2140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漸近 式均壓線 成形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力及用電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應用于直流電機的漸近式均壓線的成形裝置。
背景技術
在多極疊繞組中,各并聯支路的感應電勢可能不同,為消除由此引起的電流環流,將各對支路在理論上的等電位點連接起來的導線稱為均壓線。
現有的直流電機漸近式均壓線均采用手工成形,工人勞動強度大,其成形質量不好。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處,提供一種漸近式均壓線成形裝置,從而實現直流電機漸近式均壓線成形工作,降低工人勞動強度及生產工時,同時成形后的均壓線質量較好。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漸近式均壓線成形裝置,包括固定壓板、螺栓、模板、壓線板、模具體、限位壓板、滑道、壓板座以及搞棒;
所述模具體由限位壓板及螺栓緊固在滑道上;所述模板由螺栓緊固在模具體上;模板和模具體之間構成均壓線的安裝槽;所述固定壓板和壓緊座通過螺栓緊固在模具體上,將均壓線固定在安裝槽內;所述壓線板通過螺栓緊固在模具體上,將均壓線的起頭位置固定;所述搞棒用于取出成形的均壓線。
其進一步的技術方案為:所述安裝槽與待成形的均壓線的形狀相一致。
其進一步的技術方案為:所述模板上于安裝槽處開設有矩形槽口,矩形槽口的大小可供搞棒軸向伸入,向上挑出成形的均壓線。
其進一步的技術方案為:所述模具體、模板和壓板座整體分為多段,各分段可沿滑道移動。
其進一步的技術方案為:所述固定壓板、模板、壓線板、模具體、限位壓板、滑道以及壓板座的相應配合面開設有螺栓安裝孔位。
本發明的有益技術效果是:
本發明的零件制造簡單,所有零件為易加工件和標準件,加工件加工難度低,標準件購買方便;安裝簡單,所有零件只需要使用力矩扳手統一擰緊,沒有不方便安裝的零件;適應性強;使用壽命長;可有效減少直流電機漸近式均壓線成形的制造周期。
本發明附加的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具體實施方式部分的描述中給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發明的實踐了解到。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主視圖。
圖2是本發明的俯視圖。
圖3是本發明的后視圖。
圖4是沿圖1中A-A的剖視圖。
圖5是圖1中I部的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做進一步說明。
如圖1~圖4所示,本發明漸近式均壓線成形裝置包括固定壓板1、螺栓2、模板3、壓線板4、模具體5、限位壓板6、滑道7、壓板座8以及搞棒9。
安裝本發明裝置時,首先將模具體5用限位壓板6、螺栓2緊固在滑道7上,將模板3用螺栓2緊固在模具體5上,這樣模板3、模具體5之間就構成了均壓線的安裝槽11。該安裝槽11的形狀與待成形的均壓線的形狀一致,例如在圖5中所形成的彎折形狀,該形狀是與均壓線所具有的鼻部形狀一致。此時將待成型的均壓線10放置在模板3、模具體5構成的安裝槽11內,將固定壓板1、壓板座8用螺栓2緊固在模具體5上,將均壓線10主體固定。再將壓線板4用螺栓2緊固在模具體5上,將均壓線10的起頭位置固定。上述固定壓板1、模板3、壓線板4、模具體5、限位壓板6、滑道7、壓板座8之間相應的配合面開設有螺栓2的安裝有孔位,用于連接、緊固。
如圖1、圖5所示,模板3上于均壓線的安裝槽11處開設有矩形槽口12。待均壓線10成形后,將固定壓板1拆除,此時如圖2所示,將搞棒9軸向伸入矩形槽口12內,使搞棒9位于均壓線10下方并向上移動,可取出成形好的均壓線10。
如圖1所示,本發明采用分段式設計,2處切割處將模具體5、模板3和壓板座8所組成的本發明裝置整體分為三段,各分段可沿滑道7移動。當處于圖1中的狀態時,三個分段緊密貼合,此時本發明所能加工的均壓線長度最短。當需要加工長度更大的均壓線時,可將左右兩個分段分別沿滑道7向兩側移動(滑道7的長度不限于圖1中的長度,和適當延長),從而使所能加工的均壓線的長度可調,是本發明適用于各種型號的直流電機漸近式均壓線的成形。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本發明不限于以上實施例。可以理解,本領域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明的基本構思的前提下直接導出或聯想到的其他改進和變化,均應認為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電電機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電電機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6094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