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充氣輪胎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460314.0 | 申請日: | 2012-11-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58441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19 |
| 發明(設計)人: | 井上雄二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洋橡膠工業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60C9/02 | 分類號: | B60C9/02;B29D30/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85 | 代理人: | 楊勇;洪玉姬 |
| 地址: | 日本大阪***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充氣 輪胎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具有胎面膠的充氣輪胎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在現有技術中,提出如下方法:在大致圓筒狀的旋轉支撐體的外周面,將未硫化的條形橡膠(ribbon?rubber)以其側緣相重疊的方式圍繞輪胎旋轉軸以螺旋狀卷繞,由此形成胎面膠,即所謂的卷帶法。
作為用卷帶法形成胎面膠的充氣輪胎的一個例子,例如專利文獻1中公開了如下充氣輪胎:條形橡膠從在輪胎子午線剖面中位于胎面中心部的起始點朝向輪胎寬度方向的一側卷繞,接著在一側的胎面端朝向輪胎寬度方向的另一側折回,并經過所述起始點朝向另一側的胎面端卷繞,條形橡膠的卷繞起始端和卷繞終止端配置于胎面膠的中心部(輪胎赤道付近)。
作為用卷帶法制造的充氣輪胎的另一個例子,在專利文獻2中公開了如下充氣輪胎:條形橡膠以輪胎寬度方向的一側的胎面端作為起始點朝向另一側的胎面端卷繞,接著在另一側的胎面端朝向輪胎寬度方向的一側折回,并朝向一側的胎面端卷繞,條形橡膠的卷繞起始端和卷繞終止端配置于胎面端。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特開2006-130880號公報
專利文獻2:特開2002-46194號公報
發明內容
發明要解決的課題
但是,在如上所述的專利文獻1的充氣輪胎中,條形橡膠的卷繞起始端和卷繞終止端配置于胎面中心部,而胎面膠中心部的離心力大于胎面端的離心力,因此與卷繞起始點和卷繞終止端位于胎面端的情況相比,容易發生卷繞終止端變成起始點的故障,從而導致高速耐久性能惡化。
另一方面,在如上所述的專利文獻2的充氣輪胎中,條形橡膠的卷繞起始點和卷繞終止端配置于胎面端,通常胎面端形成為錐形狀,因此在條形橡膠卷繞工序中,很難用隨動輥(滾壓器)適當地按住卷繞于構成胎面端的部位的條形橡膠,從而容易發生不良現象。
本發明是著眼于這種課題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提高高速耐久性能性并抑制不良現象發生的充氣輪胎及其制造方法。
解決課題的方法
本發明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提出了如下方案。
即,本發明的充氣輪胎是一種,胎面膠由圍繞輪胎旋轉軸以螺旋狀卷繞的條形橡膠形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條形橡膠在輪胎子午線剖面中從位于比胎面端更靠近中心側的起始點朝向輪胎寬度方向一側卷繞,接著在一側的胎面端向輪胎寬度方向的另一側折回,并經過所述起始點朝向另一側的胎面端卷繞,然后在另一側的胎面端向輪胎寬度方向一側折回,并朝向位于比胎面端更靠近中心側的終止點卷繞,所述條形橡膠在避開胎面端和胎面中心部的胎面端鄰近部具有卷繞起始端和卷繞終止端。
胎面端鄰近部是指從胎面端朝向中心側的占胎面膠最大寬度的5-25%的范圍內。
如此地,條形橡膠的卷繞起始端和卷繞終止端配置于避開胎面中心部的胎面端鄰近部,因此與卷繞起始端和卷繞終止端配置于胎面中心部的情況相比,可以降低離心力的影響,并且可以提高高速耐久性能。但是,卷繞起始端和卷繞終止端配置于避開胎面端的胎面端鄰近部,因此在進行卷繞時能確切地按壓條形橡膠,從而可以抑制不良現象的發生。
為了抑制由發熱引起的故障,并進一步提高高速耐久性能,條形橡膠的卷繞終止端配置于沿著輪胎周方向延伸的主溝的形成處是有效的方法。若這樣做,則主溝的形成處的橡膠厚度變薄,所以能夠相應地抑制高速旋轉時的發熱。因此,能抑制由發熱引起的故障,更能提高高速耐久性能。
當用卷帶法制造卡車用輪胎或公共汽車用輪胎等胎面膠較厚的輪胎時,將條形橡膠的卷繞間距變窄而使得條形橡膠處于立起的狀態的情況較多。但是,越立起條形橡膠,對卷繞的控制就越難,因此確保胎面膠的厚度成為了難題。
因此,為了容易確保胎面膠的厚度,優選地,所述胎面膠在比胎面端更靠近中心側的部位具有以如下方式形成的三層結構部:將朝向輪胎寬度方向一側卷繞的條形橡膠折回,并將其朝向輪胎寬度方向另一側卷繞,然后再次折回并朝向輪胎寬度方向一側卷繞。具有這種三層結構部的輪胎,即使不使條形橡膠的卷繞間距變窄而立起條形橡膠,反過來說,即使條形橡膠的卷繞間距變寬而使得條形橡膠處于平躺的狀態,也能進行制造,因此可以容易確保胎面膠的厚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洋橡膠工業株式會社,未經東洋橡膠工業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6031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具有補償命令校準的轉向系統
- 下一篇:凹版印刷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