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自動獲得無線網絡接入帳號信息的方法與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459181.5 | 申請日: | 2012-11-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812653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7-07 |
| 發明(設計)人: | 張謀總;吳清育;朱國武;張旺財;劉曉暉;江雨;張瑾;林天山;薛文;林杰;曾皞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9/32 | 分類號: | H04L9/32;H04L29/08;H04L29/12;H04W4/14;H04W12/06 |
| 代理公司: |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專利商標事務所11038 | 代理人: | 曲瑞 |
| 地址: | 100033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自動 獲得 無線網絡 接入 帳號 信息 方法 系統 | ||
1.一種自動獲得無線網絡接入帳號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移動終端的客戶端在首次啟動時利用數字簽名算法,計算所述移動終端的移動設備標識與用戶標識的數字簽名,將計算結果作為所述移動終端的硬件標識,保存所述硬件標識;
所述客戶端將所述硬件標識作為短消息的內容,通過短信網關的特服號,向所述短信網關發送所述短消息;
所述短信網關存儲所接收到的短消息,所述接收到的短消息的消息頭主叫號碼字段包含移動目錄號碼MDN,所述MDN為根據所述移動終端的用戶簽約信息所確定的用戶個人號碼;
驗證服務器獲取所述短信網關存儲的短消息,識別所述MDN,并且從所述短消息的內容部分讀取所述硬件標識,保存所述MDN與硬件標識之間的對應關系;
所述客戶端向所述驗證服務器發送MDN請求,所述MDN請求中包含所述客戶端所保存的硬件標識;
響應于接收到所述MDN請求,所述驗證服務器根據所述MDN請求中包含的硬件標識,基于所述MDN與硬件標識之間的對應關系,查找與所述硬件標識對應的MDN,并將所查找到的MDN發送給所客戶端;
所述客戶端接收并保存所述MDN,以在所述移動終端接入無線網絡時,發送所述MDN與所述硬件標識至所述驗證服務器進行接入驗證。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還包括:
所述客戶端每次重啟后,利用所述數字簽名算法,重新計算所述移動終端的移動設備標識與用戶標識的數字簽名,將重新計算的計算結果與所保存的硬件標識進行比較;
所述客戶端響應于比較結果不同,以所述重新計算的計算結果作為新的硬件標識,重新執行將硬件標識作為短消息的內容,通過短信網關的特服號,將短消息發送至所述短信網關的操作。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還包括:
在所述移動終端接入無線網絡時,所述客戶端向所述驗證服務器發送上網請求,所述上網請求包含所述客戶端所保存的硬件標識與MDN;
所述驗證服務器識別所述上網請求中包含的硬件標識與MDN之間的對應關系是否與所述驗證服務器保存的所述MDN與硬件標識之間的對應關系相一致;
所述驗證服務器響應于識別結果為相一致,將所述MDN與所述移動終端的IP地址通過上網請求發送給門戶Portal服務器;
所述Portal服務器接收包含所述MDN與所述IP地址的上網請求,對所述MDN與所述IP地址進登錄認證操作,登錄認證成功后,將所述移動終端接入無線網絡。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還包括:
預先在所述Portal服務器上設置白名單,將所述驗證服務器的標識加入所述白名單,以使得所述Portal服務器直接對所述驗證服務器發送的上網請求進行登錄認證操作。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動終端接入無線網絡后,所述方法還包括:
所述客戶端向所述驗證服務器發送注銷請求,所述注銷請求中包含所述MDN與所述IP地址;
所述驗證服務器將所述注銷請求發送給所述Portal服務器;
所述Portal服務器根據所述注銷請求中包含的MDN與IP地址,對所述移動終端進行注銷操作。
6.根據權利要求1至5任意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消息還包括所述用戶標識,所述客戶端向所述短信網關發送所述短消息后,所述方法還包括:
移動交換節點接收所述短消息,根據所述短消息中的所述用戶標識,查找出所述用戶標識對應的所述MDN;
所述移動交換節點將所述MDN加入所述短消息后,將短消息轉發至所述短信網關。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動設備標識包括移動設備識別碼MEID、電子序列號ESN、國際移動設備識別碼IMEI中的任意一種;
所述用戶標識包括移動識別碼MIN、國際移動用戶識別碼IMSI中的任意一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59181.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