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壓縮機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210455187.5 | 申請日: | 2012-1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22836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29 |
| 發(fā)明(設計)人: | 栗田創(chuàng);大林正和;鈴木靖;木本良夫;橋本昌和;井上貴之;阿部克治;吉住文太;黑石真且;近藤靖裕;吉田一德 | 申請(專利權)人: | 株式會社豐田自動織機;東久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F04B27/12 | 分類號: | F04B27/12;F04B39/10;F04B3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chǎn)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魏金霞;吳煥芳 |
| 地址: | 日本愛知***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壓縮機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壓縮機。
背景技術
在日本公開專利公報No.2009-235913中公開的壓縮機已為公眾所知。該壓縮機具有設置在吸入室與壓縮室之間的閥基板。該閥基板具有吸入口,該吸入口延伸穿過閥基板并且允許在吸入室與壓縮室之間的連通。該吸入口被設置在吸入室中的吸入簧片閥選擇性地打開和封閉。
該吸入簧片閥是可彈性變形的,并且利用具有前表面和后表面的平板材料來形成該吸入簧片閥,其中,當處于正常狀態(tài)時,該前表面和后表面延伸成彼此平行。吸入簧片閥具有:固定部分,該固定部分固定至閥基板;基部部分,該基部部分從固定部分縱向延伸并且能夠從閥基板升起;以及閥部分,該閥部分從基部部分朝向縱向遠端延伸以便選擇性地打開和封閉吸入口。
該閥基板設置在吸入室內(nèi)并且具有固定表面。固定部分通過在固定部分的后表面與所述固定表面之間的接觸而固定至固定表面。該閥基板包括密封表面,該密封表面與固定表面齊平并且能夠在圍繞吸入口的位置處以環(huán)形方式與閥部分的后表面接觸。該閥基板還具有環(huán)形槽,該環(huán)形槽以相對于固定表面凹陷的方式定位在密封表面的外側,并且該環(huán)形槽設置在吸入口的整個圓周周圍。
在這種類型的壓縮機中,由于吸入簧片閥的變形量——該變形量是提升量——在吸入動作時變得較小,所以該簧片閥與閥基板之間的阻力變得較大。這阻止流暢的氣體流,從而導致功率損耗。
為了節(jié)約能量,要求常規(guī)的壓縮機助于抑制這種功率損耗。
還有,為了防止吸入簧片閥損壞,需要提高該壓縮機的耐久性。
發(fā)明內(nèi)容
因此,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助于抑制功率損耗和提高耐久性的壓縮機。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的發(fā)明人分析了常規(guī)壓縮機的細節(jié)。由于此分析的結果,發(fā)明人將注意力集中在吸入簧片閥的薄化和吸入簧片閥關閉的瞬間上。
具體地,薄的吸入簧片閥容易彎曲,并因而允許簧片閥與閥基板之間的流暢的氣體流。這防止氣體流動中產(chǎn)生的阻力,從而減小功率損耗。
然而,如果常規(guī)的壓縮機具有這種薄的吸入簧片閥,則閥部分的遠端區(qū)域彎曲,并且在吸入簧片閥關閉的瞬間深深地陷入到凹槽中。在該情況下,由于在壓縮行程中壓縮室與吸入室之間的壓力差或者慣性力,閥部分的中間區(qū)域也彎曲并且深深地陷入到吸入口中。特別地當壓縮機以高速運行時,這可能導致閥部分中的疲勞斷裂。在該情況下,壓縮機的耐久性減小。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發(fā)明人完成了本發(fā)明。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包括有閥基板和吸入簧片閥的壓縮機。該閥基板設置在吸入室與壓縮室之間。該閥基板包括用于允許在在吸入室與壓縮室之間連通的吸入口。該吸入簧片閥選擇性地打開和封閉吸入口。該吸入簧片閥是可彈性變形的并且呈具有遠端的長形形狀。該吸入簧片閥包括:固定部分,該固定部分固定至閥基板;基部部分,該基部部分從固定部分沿吸入簧片閥的縱向方向延伸并且與閥基板選擇性地接觸和分離;以及閥部分,該閥部分從基部部分朝向遠端縱向延伸并且選擇性地打開和封閉吸入口。該閥基板具有形成在面向壓縮室的側面處的固定表面。該吸入簧片閥的固定部分保持成與固定表面保持接觸并且固定至固定表面。該閥部分包括遠端區(qū)域,該遠端區(qū)域在遠端處包括邊緣部分。該閥基板包括與固定表面齊平的密封表面、凹槽、與固定表面齊平的接納表面以及與固定表面齊平的支承表面。該密封表面能夠在吸入口周圍以環(huán)形方式與閥部分接觸。該凹槽位于密封表面的外側并且相對于固定表面凹陷。該凹槽包括底部部分。該凹槽將閥部分的邊緣部分與底部部分分離。接納表面能夠與閥部分的遠端區(qū)域接觸。該支承表面能夠與位于閥部分的密封表面的內(nèi)側的中間區(qū)域接觸。
根據(jù)結合附圖、通過示例說明本發(fā)明的原理的以下描述,本發(fā)明的其它方面和優(yōu)點將變得明顯。
附圖說明
通過參照當前優(yōu)選實施方式的以下描述以及附圖,可以更好地理解本發(fā)明以及本發(fā)明的目的和優(yōu)點,在附圖中:
圖1為截面圖,其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至第九實施方式的壓縮機;
圖2為俯視圖,其示出了根據(jù)第一實施方式的壓縮機的閥基板;
圖3A為第一實施方式的壓縮機中的閥基板的放大局部俯視圖,其示出了吸入口的附近;
圖3B為沿圖3A的線B-B截取的截面圖;
圖3C為沿圖3A的線C-C截取的截面圖;
圖4為根據(jù)第一實施方式的壓縮機的放大局部俯視圖,其示出了閥基板和吸入簧片閥;
圖5為根據(jù)第一實施方式的壓縮機的放大局部俯視圖,其示出了閥基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株式會社豐田自動織機;東久株式會社,未經(jīng)株式會社豐田自動織機;東久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55187.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多輸出移動充電機之充電保護結構
- 下一篇:一種聚光電池板發(fā)電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