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電子設備在審
| 申請號: | 201210454329.6 | 申請日: | 2012-1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809354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21 |
| 發明(設計)人: | 鄭效盼;翁飛軍;潘云峰;吳斐 | 申請(專利權)人: | 聯想(北京)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3B21/28 | 分類號: | G03B21/28;G03B21/00;G06F3/041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薛晨光;魏曉波 |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子設備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子產品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電子設備。
背景技術
投影儀是一種用來放大顯示圖像的投影裝置,并在會議、技術講座、網絡中心、監控中心以及家庭影院等場所得以廣泛應用。使用過程中,投影機先將光線照射到圖像顯示元件上來產生圖像,然后通過鏡頭進行投影,從而將信息投射到目標區域(較大的平面或者屏幕)上,使得在場者均可以清楚地觀看到實時展示的圖像。
請參見圖1,該圖示出了現有投影儀的投射方式示意圖。
如圖1所示,傳統的投影儀主要采用直投方式,投射屏幕位于鏡頭的前方,觀看人員只能通過設置在前方的屏幕進行觀看,實際使用過程中機動靈活性較差。
此外,受直投方式工作原理的限制,鏡頭至屏幕之間應當具有預定距離才能滿足清晰投影的使用需要,也就是說,直投式投影儀對于使用環境的空間要求較高,如果空間尺寸不足以滿足鏡頭至屏幕之間預定距離,則無法展示清晰的投影。
有鑒于此,亟待另辟蹊徑針對現有技術進行優化設計,以有效克服現有直投式技術所存在的上述缺陷,提高圖像投射的機動靈活性,從而提升用戶體驗。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缺陷,本發明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具有投影功能的電子設備,通過結構優化使得投影方向可以根據實際使用需要進行調整,具有較好的用戶體驗。
本發明提供的一種電子設備,包括光機系統和光學單元;所述光機系統用于依據顯示數據信號形成朝向第一方向的投影光線,所述投影光線射出路徑上的所述電子設備的殼體開設有第一開口;所述光學單元用于調整所述投影光線的投影方向;其中,所述光學單元至少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并配置成:當所述光學單元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時,所述投影光線沿所述第一方向形成投影圖像;當所述光學單元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時,所述投影光線經所述光學單元調整方向至第二方向,所述投影光線沿所述第二方向形成投影圖像。
優選地,所述光學單元具體為反射單元,所述反射單元通過支架與所述殼體活動連接,以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間切換。
優選地,所述支架的兩端分別與所述殼體和所述反射單元鉸接,并配置成: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所述反射單元與所述支架依次疊合于所述殼體的外壁,位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所述反射單元的鏡面位于所述投影光線的射出路徑。
優選地,所述反射單元與所述支架的鉸接位置處設置有定位機構。
優選地,所述定位機構具體為相適配的凸點和凹坑,所述凸點和凹坑中的一者設置在所述反射單元上、另一者設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凸點和凹坑中的一者設置為一個,另一者沿其活動軌跡間隔設置為多個。
優選地,所述反射單元與所述支架之間設置有轉動阻尼機構。
優選地,所述支架的兩端與所述殼體和所述反射單元之間分別設置有球面配合副,并配置成: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所述反射單元與所述支架依次疊合于所述殼體的外壁,位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所述反射單元的鏡面位于所述投影光線的射出路徑。
優選地,所述電子設備具有存儲顯示數據的存儲單元和根據所述顯示數據生成所述顯示數據信號的處理單元。
優選地,當所述電子設備設置于一支撐面上,且所述光學單元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時,所述第二方向為朝向所述支撐面的方向,使得設置于所述支撐面上的所述電子設備發射的所述投影光線在所述支撐面上形成投影圖像。
優選地,所述電子設備包括觸摸感應單元和/或顯示單元,其中當所述電子設備位于所述支撐面上時,所述觸摸感應單元和/或所述顯示單元朝向遠離所述支撐面設置。
優選地,所述電子設備整體呈直板狀,所述觸摸感應單元和/或顯示單元設置于一板面上,所述第一開口設置于一側壁上,所述光學單元設置于所述殼體的第一開口的旁側。
本發明提供的電子設備具有投影功能,除傳統直投影像的方式外,還具備投影方向的調節功能。具體通過光學單元調整投影光線的投影方向,該光學單元至少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并配置成:當光學單元位于第一位置時,投影光線沿所述第一方向形成投影圖像,此狀態下,光機系統依據顯示數據信號形成朝向第一方向的投影光線;當光學單元位于第二位置時,投影光線則經光學單元調整方向至第二方向,投影光線沿第二方向形成投影圖像,由此,可根據實際需要調整光學單元的工作位置,進而調節投影光線的方向,大大提高了其投影功能的可適應性,同時可有效提升用戶體驗。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聯想(北京)有限公司,未經聯想(北京)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54329.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淺溝槽隔離結構的形成方法
- 下一篇:一種人機交互方法及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