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體積法檢測混凝土復合礦物摻合料活性指數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453798.6 | 申請日: | 2012-1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28579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2-13 |
| 發明(設計)人: | 阮炯正 | 申請(專利權)人: | 吉林建筑工程學院 |
| 主分類號: | G01N33/38 | 分類號: | G01N33/38 |
| 代理公司: | 長春吉大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王立文 |
| 地址: | 130118 吉***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體積 檢測 混凝土 復合 礦物 摻合 活性 指數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混凝土摻合料活性指數檢測方法,尤其是混凝土復合礦物摻合料活性指數的檢測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高性能混凝土技術在我國的大力推廣,人們已經逐漸意識到混凝土礦物摻合料的使用已經不僅僅是取代部分水泥、節約資源以及減少對環境污染的問題,而是構成現代混凝土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對于混凝土耐久性的提高,已經成為必不可少的技術手段之一,為此我國相繼出臺了《粉煤灰混凝土應用技術規范GBJ?148-1990》,《混凝土和砂漿用天然沸石粉GJ/T?3048》,《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爐礦渣粉GB/T18046—2000》,《高強高性能混凝土用礦物外加劑GB/T18736—2002》,《高性能混凝土應用技術規程?CECS207?2006》,《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程》JGJ55—2011等一系列規范及標準,對礦物摻合料的生產、使用起到了積極的推進作用,因不同的礦物摻合料復合摻配使用會產生相互補充促進的作用,而且還能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各項性能以及經濟效益,所謂的復合礦物摻合料是指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礦物摻合料按一定比例復合后的粉體材料,由此產生了復合膠凝材料的超疊加效應,如誘導激活效應、表面微晶化效應和界面耦合效應等,因此克服了單一礦物摻合料的諸多不足,由實驗證實用粉煤灰和礦渣構成的復合礦物摻合料,替代一定數量水泥時的水泥膠砂抗壓強度可以比其中任何一種單獨使用還提高15%以上,還可以利用不同性能摻合料配制具有不同功能性的復合礦物摻合料,以利于拌制不同性能要求的混凝土,如抗滲混凝土、抗裂混凝土等。所以礦物摻合料復合使用將會成為混凝土摻合料技術今后的發展方向,為如何合理使用復合礦物摻合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可以預期未來混凝土生產要充分有效地運用復合礦物摻合料技術,解決提高混凝土性能與生產效益的矛盾,但在推廣和使用復合礦物摻合料時,存在一個長期困擾混凝土技術工作者的問題即如何合理評定復合礦物摻合料的活性指數,目前世界各國普遍采用單一礦物摻合料的活性指數檢測方法來檢測復合礦物摻合料活性指數,經常的做法是將符合ISO的膠砂強度試件與摻有一定復合礦物摻合料以等重量取代水泥的膠砂試件的抗壓強度相比,以這兩個強度的比值稱為復合礦物摻合料活性指數,因為復合摻合料的密度變化幅度很大,所以按規定質量的礦物摻合料摻入水泥評定復合摻合料活性是不夠合理,特別是密度變化幅度很大的摻合料如粉煤灰,在日本標準里,活性試驗膠漿是粉煤灰等重量取代25%的水泥。在英國標準中試驗方法要求等重量取代30%。美國標準ASTM?C?311要求等體積取代35%的水泥(如果粉煤灰的密度在2.2~2.3?g/cm3之間,等量取代25%),在法國標準中試驗方法要求火山灰等重量取代25%。從中可以看出在美國粉煤灰摻合料活性檢測標準中,考慮了因摻合料密度不同代替水泥的體積也不同是比較合理的。至于復合礦物摻合料因其密度變化更具有不確定性,所以至今未見復合礦物摻合料活性指數的檢測方法的相關報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吉林建筑工程學院,未經吉林建筑工程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5379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微控制單元的電壓檢測裝置
- 下一篇:冰箱顯示器的控制方法及顯示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