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3?羥基丙酸甲酯加氫制備1,3?丙二醇的催化劑及其制備與應用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210452016.7 | 申請日: | 2012-1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801315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1-16 |
| 發(fā)明(設計)人: | 孫衛(wèi)中;張旭紅;焦國柱;劉芳華;趙正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華誼能源化工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J23/887 | 分類號: | B01J23/887;C07C31/22;C07C29/149;C07C31/1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華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31219 | 代理人: | 許亦琳,余明偉 |
| 地址: | 200241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羥基 丙酸 加氫 制備 丙二醇 催化劑 及其 應用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3-羥基丙酸甲酯加氫制備1,3-丙二醇的催化劑及其制備與應用,屬于加氫催化劑領域。
背景技術
1,3-丙二醇是重要的有機化工原料,它最大的應用是與對苯二甲酸進行聚合得到PTT聚酯。PTT聚酯性能優(yōu)良,具有良好的回彈性、易加工性、易染色性以及蓬松性等,市場前景廣闊。
現階段1,3-丙二醇的合成路線主要有:(1)美國殼牌公司的環(huán)氧乙烷法,采用環(huán)氧乙烷氫甲酰化合成3-羥基丙醛,然后加氫合成1,3-丙二醇,見專利US 770776、US5723389、US5777182;(2)德固賽的丙烯醛法,采用丙烯醛水合生成3-羥基丙醛,然后加氫合成1,3-丙二醇,見專利US6232511、US6140543等;(3)美國杜邦公司的生物法,以谷物或甘油為起始原料通過生物發(fā)酵生產1,3-丙二醇,見專利EP361082、DE3734764等;(4)戴維-三星公司的環(huán)氧乙烷羰化酯化法,采用了由環(huán)氧乙烷與一氧化碳以及醇等一起反應的羰基酯化法合成3-羥基酯,然后將其酯基加氫合成1,3-丙二醇的方法,見專利US6191321和CN1412171。其中前三種方法已經工業(yè)化。
前兩種方法均要經3-羥基丙醛為中間體,這種中間體不穩(wěn)定,容易形成低聚體和生成乙縮醛等,在后續(xù)的加氫反應中,需在很低的原料濃度范圍內進行給氫化工藝帶來困難,生產效率不高。微生物法對菌種的要求高,而且后續(xù)的分離復雜,生產效率低,成本上還無法與化學法競爭。戴維-三星的合成路線采用較為穩(wěn)定的3-羥基酯為中間體加氫,具有很高的生產效率。但由于常規(guī)催化劑的非選擇性加氫,使該方法至今沒有工業(yè)化的實例。
為解決此類問題,韓國三星公司采用以CuO-MnO2-SiO2為催化劑,3-經基丙酸甲酯加氫反應轉化率可以達到90%,1,3一丙二醇選擇性可以達到85%。但在加氫中,為了提高催化劑的性能,在原料中加入大量甲醇和高沸點有機物。同時在催化劑制備工藝過程中,采用氫氧化鈉作為沉淀劑。
從戴維三星的專利來看,加氫原料加入大量甲醇與高沸點溶劑,這對后續(xù)的分離與提純造成很大的困難;由于氫氧化銅與氫氧化錳沉淀所需pH相差很大,為了讓其沉淀使用氫氧化鈉,催化劑洗滌繁瑣,消耗大量的去離子水。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克服以上現有1,3-丙二醇制備技術中的缺陷,提供一種由3-羥基丙酸酯加氫制造1,3-丙二醇的催化劑及其制備方法,所述催化劑具有高穩(wěn)定性、高活性、高選擇性的特點,有極大的工業(yè)應用價值。
本發(fā)明是通過以下技術特征實現的:
一種3-羥基丙酸甲酯加氫制備1,3-丙二醇的催化劑,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組分組成:CuO:50~70%,NiO:0.01~5%,MoO3:3~10%,ZnO:1~5%,SiO2:20~40%。
本發(fā)明進一步公開了上述3-羥基丙酸甲酯加氫制備1,3-丙二醇的催化劑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按配比將Cu、Ni、Zn、Si元素的前驅體溶于去離子水中均勻混合;
(2)滴加沉淀劑進行沉淀;
(3)當pH值為3-4時,加入鉬酸銨和鉀鹽的混合水溶液;
(4)滴加完鉬酸銨和鉀鹽的混合溶液,開始陳化;
(5)過濾,洗滌,干燥;
(6)焙燒、壓片成型、破碎,即得用于3-羥基丙酸甲酯加氫制取1,3-丙二醇的催化劑。其中,
所述Cu元素的前驅體選自硝酸銅;
所述Ni元素的前驅體選自硝酸鎳;
所述Zn元素的前驅體選自硝酸鋅;
所述Si元素的前驅體選自硅溶膠;
所述沉淀劑選自氨水、碳酸氫銨、碳酸銨和尿素;且沉淀劑中不含金屬離子,沉淀后容易洗滌;所述沉淀的溫度為70-90℃;
所述鉬酸銨選自七鉬酸銨,濃度為0.1-20wt%;
所述鉀鹽選自硝酸鉀、碳酸鉀、碳酸氫鉀、醋酸鉀,濃度為5-20wt%;經堿性沉淀劑沉淀的硅溶膠表面帶酸性,加入鉀鹽是為了中和表面的酸性進而使其表面為堿性。
所述催化劑中活性組分之一的MoO3來自于由所述的鉬酸銨的熱分解反應;由于熱分解Mo還可以與Cu、Zn、Si均勻共沉淀;
步驟(4)中所述陳化的溫度為70-90℃,陳化的時間為2-6小時;
步驟(5)中所述干燥的氣氛為空氣,干燥溫度80-120℃,干燥時間1-10小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華誼能源化工有限公司,未經上海華誼能源化工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52016.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面向快速服務的大數據聚合方法
- 下一篇:一種能改變液體介質粘性的復合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