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輔助汽車空調系統及其控制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450754.8 | 申請日: | 2012-11-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41792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2-27 |
| 發明(設計)人: | 付現橋;金濤;蔡勇;方輝;趙春慧;王魏;戚富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大學舟山海洋研究中心 |
| 主分類號: | B60H1/00 | 分類號: | B60H1/00;B60R16/033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杜軍 |
| 地址: | 316021 浙江省舟山***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輔助 汽車空調 系統 及其 控制 方法 | ||
1.?輔助汽車空調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儲能系統、輔助動力轉換系統、電路模塊控制系統、發電系統、檢測系統;
所述的發電系統包括太陽能電池板和余能發電裝置;
所述的儲能系統包括蓄電池和電源智能控制器,蓄電池為高密度大容量蓄電裝置,在電源智能控制器的控制下,汽車發動機在運行的時候,余能發電裝置向蓄電池充電;白天有太陽的情況下,固定在車頂、引擎蓋或車窗的太陽能電池板向蓄電池組充電;在汽車空調在運行時,發動機熄火以后,電源智能控制器控制蓄電池給電動機供電,讓電動機帶動汽車空調壓縮機運行;
輔助動力轉換系統是在汽車空調運行的過程中,汽車熄火以后調控汽車空調壓縮機的帶動輪由汽車發動機帶動轉換成電動機帶動,汽車發動機啟動以后調控汽車空調壓縮機的帶動輪由電動機帶動轉換成汽車發動機帶動;
????所述的電路模塊控制系統包括無線信息系統、電路控制模塊,無線信息系統與電路控制模塊信號連接,電路控制模塊還與汽車內儀表控制盤信號連接;
所述的檢測系統包括紅外生命探測儀,紅外生命探測儀與所述的電路控制模塊信號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輔助汽車空調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蓄電池其參數指標為:48V、50-100Ah或24V、100-200Ah。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輔助汽車空調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在車窗的太陽能電池板為柔性太陽能發電板。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輔助汽車空調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余能發電裝置包括余熱發電裝置和制動發電裝置;所述的余熱發電裝置是把熱電材料沿汽車發動機排氣筒放置,用來吸收汽車發動機余熱,來生產電;所述的制動發電裝置是將汽車制動時的機械能轉化為電能,實現減速和能源的回收。
5.輔助汽車空調系統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具體是:
在電源智能控制器的控制下,汽車發動機在運行的時候,余能發電裝置向蓄電池充電,尾氣通過排氣筒排出;白天有太陽的情況下,太陽能電池板向蓄電池充電;
電源智能控制器通過對蓄電池的均衡電壓、均衡電流等參數的管理,達到蓄電池故障報警、過充電保護、過放電保護、短路保護及遠程控制功能;
當汽車發動機熄火后,檢測系統,就會檢測車內是否還有人;如果車內沒有人,則檢測系統處于待機狀態;如果車內有人,無線信息系統就會把信息通過天線發送到遠程控制終端,同時也會把信息傳送到汽車內儀表盤,控制人員可以根據情況進行控制;
控制人員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發送開啟信號,或者手動打開輔助汽車空調系統;開啟信號通過電路控制模塊,控制電源智能控制器,連通蓄電池和電動機,同時控制輔助動力轉化系統,切換到電動機通過電動機傳動輪、第一皮帶、第一傳動輪帶動汽車空調壓縮機,此時汽車空調開通;
在輔助汽車空調系統運行的過程中,還會檢測汽車發動機是否開啟,如果開啟,電路控制模塊會控制輔助動力轉換系統,把傳動裝置轉換到發動機,通過發動機傳動輪、第二皮帶、第二傳動輪、把動力傳給汽車空調壓縮機,電動機停止;
在輔助汽車空調系統運行過程中,檢測系統10還會檢測汽車內部人員是否還在,如果不在,檢測系統就會通過無線信息系統向控制人員發送請求關閉汽車空調的請求,如果沒有回復,檢測系統會每隔20分鐘發送一次,超過1小時,輔助汽車空調系統會自動關閉,如果收到控制人員指令,會按照指令運行;
當汽車熄火以后,車內也沒有人員,駕駛員或乘客打算10-20分鐘后開始乘車;控制人員提前10-20分鐘,通過遠程終端發送開啟汽車空調的信號或者手動打開汽車內輔助汽車空調系統,此時,系統就會檢測汽車發動機是否啟動,如果沒有啟動,開啟信號通過電路控制模塊,控制電源智能控制器,連通電池和電動機,同時控制輔助動力轉化系統,切換到電動機通過電動機傳動輪、第一皮帶、第一傳動輪帶動汽車空調壓縮機,此時汽車空調開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大學舟山海洋研究中心,未經浙江大學舟山海洋研究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50754.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卷對卷柔性PI襯底上制備摻鈉吸收層的方法
- 下一篇:改良型包皮環切吻合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