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三向等剛度金屬隔振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449640.1 | 申請日: | 2012-11-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27187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2-13 |
| 發明(設計)人: | 班書昊;李曉艷;席仁強;蔣學東;胡愛萍;華同曙 | 申請(專利權)人: | 常州大學 |
| 主分類號: | F16F7/116 | 分類號: | F16F7/116 |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識律師事務所 32207 | 代理人: | 汪旭東 |
| 地址: | 213164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剛度 金屬 隔振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主要涉及電子設備的隔振領域,特指一種三向等剛度金屬隔振器。
背景技術
在電子技術日益發達的今天,電子設備的隔振要求越來越高。現有的廣泛使用的隔振器主要有橡膠隔振器、金屬彈簧隔振器、鋼絲繩隔振器、無諧振峰阻尼式隔振器等,它們都存在這樣或那樣的缺陷,很難滿足電子設備在運輸過程中的三個方向同時隔振的要求。現有的隔振器Z向剛度遠遠大于X向和Y向剛度,因此,當車輛在三級路面上行使時,其上的電子設備由于安裝的隔振器三個方向剛度差別較大容易出現故障。因此,實現三向等剛度隔振具有重要的意義。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發明目的:針對現有隔振器存在三個方向剛度差別較大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合理、裝配方便、隔振效果良好的三向等剛度金屬隔振器。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一種三向等剛度金屬隔振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安裝板、金屬外殼、螺旋彈簧軸、壓縮螺旋彈簧、上安裝塊和隔振器蓋;所述金屬外殼為空心圓桶狀,下安裝板固定于金屬外殼圓桶底部;螺旋彈簧軸位于金屬外殼內部,所述螺旋彈簧軸為六根一端相連于同一點的空間六向彈簧軸,另一端分別為上凸軸、下凸軸、右凸軸、左凸軸、前凸軸和后凸軸;隔振器蓋為頂部封閉的圓筒,所述隔振器蓋設置于金屬外殼的上部,所述隔振器蓋的內側與金屬外殼外側過渡配合;所述螺旋彈簧軸的下凸軸通過Z向下彈簧與下安裝板中央設置的安裝板凸軸相連,所述螺旋彈簧軸的上凸軸通過Z向上彈簧與設于隔振器蓋中央的上安裝塊相連;所述螺旋彈簧軸的左凸軸、右凸軸分別通過X向左彈簧、X向右彈簧與金屬外殼的內壁接觸;所述螺旋彈簧軸的前凸軸、后凸軸分別通過Y向前彈簧、Y向后彈簧與金屬外殼的內壁接觸。
所述Z向上彈簧與Z向下彈簧的總剛度等于所述X向左彈簧和X向右彈簧的總剛度;所述Z向上彈簧與Z向下彈簧的總剛度等于所述Y向前彈簧和Y向后彈簧的總剛度。
所述螺旋彈簧軸上至少安裝兩根同向壓縮螺旋彈簧。
所述下安裝板的四周沿圓周方向設置有固定于機架的四個安裝孔。
所述上安裝塊的上端穿出隔振器蓋的頂部,且上安裝塊的頂端設有連接設備的設備安裝孔。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提出一種三向等剛度金屬隔振器,此種三向等剛度金屬隔振器在X向、Y向和Z向具有相同的剛度,能夠同時對電子設備進行X向、Y向和Z向進行等剛度隔振保護。現有隔振器的Z向剛度通常都遠大于X向和Y向剛度,較難實現X向和Y向的隔振。因此,本發明提出的一種三向等剛度金屬隔振器相比現有的隔振器更加能夠保護電子設備。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三向等剛度金屬隔振器的結構原理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X向與Z向等剛度結構原理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的X向與Y向等剛度結構原理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的下安裝板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的三向等剛度金屬隔振器Z向安裝示意圖。
圖中,1-下安裝板;2—金屬外殼;3—螺旋彈簧軸;4—壓縮螺旋彈簧;5—上安裝塊;6—隔振器蓋;7—設備架;8—設備;11—安裝板凸軸;12—安裝孔;31—上凸軸;32—下凸軸;33—右凸軸;34—左凸軸;35—前凸軸;36—后凸軸;41—Z向上彈簧;42—Z向下彈簧;43—X向右彈簧;44—X向左彈簧;45—Y向前彈簧;46—Y向后彈簧;51—設備安裝孔。?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參見圖1所示,本發明的一種三向等剛度金屬隔振器,它包括下安裝板1、金屬外殼2、螺旋彈簧軸3、壓縮螺旋彈簧4、上安裝塊5和隔振器蓋6;所述金屬外殼2為空心圓桶狀,下安裝板1固定于金屬外殼2圓桶底部;螺旋彈簧軸3位于金屬外殼2內部,所述螺旋彈簧軸3為六根一端相連于同一點的空間六向彈簧軸,另一端分別為上凸軸31、下凸軸32、右凸軸33、左凸軸34、前凸軸35和后凸軸36;隔振器蓋6為頂部封閉的圓筒,所述隔振器蓋6設置于金屬外殼2的上部,所述隔振器蓋6的內側與金屬外殼2外側過渡配合;所述螺旋彈簧軸3的下凸軸32通過Z向下彈簧42與下安裝板1中央設置的安裝板凸軸11相連,所述螺旋彈簧軸3的上凸軸31通過Z向上彈簧41與設于隔振器蓋6中央的上安裝塊5相連;所述螺旋彈簧軸3的左凸軸34、右凸軸33分別通過X向左彈簧44、X向右彈簧43與金屬外殼2的內壁接觸;所述螺旋彈簧軸3的前凸軸35、后凸軸36分別通過Y向前彈簧45、Y向后彈簧46與金屬外殼2的內壁接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常州大學,未經常州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4964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