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含細胞的可流動組合物的最小侵入性給藥的材料和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448869.3 | 申請日: | 2014-08-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195975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2-10 |
| 發明(設計)人: | 周獻群 | 申請(專利權)人: | 長沙中糧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1H1/08 | 分類號: | E01H1/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吳貴明 |
| 地址: | 410600 湖***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細胞 流動 組合 最小 侵入 材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道路清理設備領域,特別地,涉及一種用于路面清掃車的吸嘴。此外,本發明還涉及一種包括上述用于路面清掃車的吸嘴的路面清掃車。
背景技術
隨著城市的發展,城市建設中產生的大量渣土垃圾等對路面環境造成不良的影響,道路的養護作業和環境維護任務越來越依賴于高效率的機械化設備。道路清掃車是一種集清掃和垃圾收集于一體的專用車輛,現已被廣泛應用于各大中小城市的路面保潔工作中,道路清掃車通過吸嘴裝置在風機產生的負壓的作用下形成氣流,將吸嘴口周圍的垃圾吸入垃圾箱體內,吸嘴的結構形式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清掃車的清掃效果。
現有的吸嘴通常具有圓形吸口,圓形吸口通過吸管吸入垃圾箱。由于清掃時,攜載垃圾的氣流主要從吸嘴前方吸入,導致大量垃圾擁堵在吸口前端,垃圾之間的碰撞等相互作用大,使得垃圾氣流損失了大量能量,甚至使得部分垃圾在相互作用下掉回地面。這不僅導致清掃效率降低,而且根本不適于高速清掃。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路面清掃車的吸嘴及路面清掃車,以解決現有吸嘴結構容易造成吸口前端堵塞、垃圾不能夠徹底清理、清掃效率低、能耗大的技術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用于路面清掃車的吸嘴,包括設于上部的頂板、設于兩側側翼的圍板、設于兩側側翼之間并用于向待清理路面方向推進的前擋板以及設于兩側側翼之間并用于阻止進入吸嘴的路面垃圾流失的后擋板,頂板、圍板、前擋板和后擋板四者圍合形成帶有下部敞口的盤式結構,盤式結構內部形成盤式吸塵腔,前擋板、圍板、后擋板中的至少一個上設有向盤式吸塵腔內凹陷并用于改變盤式吸塵腔內部進氣氣流流向的凹形構造;頂板上設置有用于從盤式吸塵腔內向清掃車垃圾箱抽吸的第一抽吸口和用于從盤式吸塵腔內向清掃車垃圾箱抽吸的第二抽吸口,第一抽吸口的中心向底部的正投影處于吸嘴沿待清理路面推進方向的的中心線上并靠近前擋板布設,第二抽吸口的中心向底部的正投影偏離于吸嘴沿待清理路面推進方向的中心線并靠近后擋板布設。
進一步地,圍板上設有凹形構造,圍板上的凹形構造包括圍板壁體向第一抽吸口方向凹陷形成的第一凹陷部以及圍板壁體向第二抽吸口方向凹陷形成的第二凹陷部;圍板在第一凹陷部與第二凹陷部之間的部位采用弧形板,圍板在第一凹陷部與前擋板之間的部位以及在第二凹陷部與后擋板之間的部位采用平板。
進一步地,第一凹陷部在盤式吸塵腔內形成朝向第一抽吸口布置的第一凸尖,第一凸尖朝向前擋板的一側設置為第一弧形面;和/或第二凹陷部在盤式吸塵腔內形成朝向第二抽吸口布置的第二凸尖,第二凸尖朝向后擋板的一面設置為第二弧形面。
進一步地,圍板沿吸嘴沿待清理路面推進方向的中心線對稱布置。
進一步地,前擋板上設有凹形構造,前擋板上的凹形構造采用向盤式吸塵腔內凹陷并用于在前擋板與圍板圍合形成的區域內形成抽卷湍流的U形前翼,U形前翼設于前擋板的中部。
進一步地,后擋板上設有凹形構造,后擋板上的凹形構造采用向盤式吸塵腔內凹陷并用于在后擋板與圍板圍合形成的區域內形成反向沖擊渦流的弧形內凹后翼,弧形內凹后翼設于后擋板的中部,后擋板在弧形內凹后翼與圍板之間的部位設置為弧形板。
進一步地,前擋板的U形前翼與后擋板的弧形內凹后翼相對布置。
進一步地,前擋板、后擋板、圍板中的至少一個設置為從下至上呈向盤式吸塵腔內收縮的階梯狀構造或者斜面構造,以使盤式吸塵腔形成從下部敞開向頂板方向匯集的抽吸腔體。
進一步地,頂板的內表面上開設有渦旋槽,渦旋槽為開設于頂板內表面上并以渦旋形態蜿蜒布置的凹槽;渦旋槽以第一抽吸口和/或第二抽吸口為渦旋形態的渦旋中心。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方面,還提供了一種路面清掃車,其包括上述用于路面清掃車的吸嘴。
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長沙中糧機械有限公司;,未經長沙中糧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48869.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