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利用偵測生物特征執行軟件功能的方法和相關電子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448095.4 | 申請日: | 2012-11-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35761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05 |
| 發明(設計)人: | 鄭憲倫;陳世偉;方文政 | 申請(專利權)人: | 創見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3/01 | 分類號: | G06F3/01;G06K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天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11276 | 代理人: | 劉云貴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利用 偵測 生物 特征 執行 軟件 功能 方法 相關 電子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有關于一種電子裝置軟件功能執行方法,且特別是有關于一種依據所偵測到的生物特征信息和使用者手勢內容以執行對應軟件功能的方法。
背景技術
近年來生物特征信息已成為信息保全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所謂的生物特征信息,包括像是指紋、臉部辨識、和視網膜辨識等,可藉以可靠辨別使用者身分,并且具有不易復制的特性。
以信息產業而言,許多產品包括像是儲存裝置、電子計算器和通信設備等,皆設有生物特征辨識功能以防止非經授權的使用者得以從中獲得重要數據。電子產品中常見的生物特征辨識方式為指紋偵測,現今科技已可將指紋辨識電路制作如芯片狀的封裝體,而指紋感應器則可因此以各種型式裝設于電子產品中,使其仍能保有輕薄短小的特點。
請參考圖1,為現有筆記型計算機20。圖中所示筆記型計算機20為公司所販賣的其包括一個指紋感應器22,得以利用生物特征辨識的方式授權予筆記型計算機20的使用者來操作。使用者可利用其手指24劃過指紋感應器22,一旦該使用者被辨識為經授權的使用者,則允許連結筆記型計算機20中的數據。
接下來請參考圖2,為現有行動電話30。圖中所示行動電話30為Motorola?ATRIXTM行動電話,包括一個指紋感應器32,得以利用生物特征辨識的方式授權予行動電話30的使用者來操作。為了取得電話中經保護過后的數據,使用者可利用其手指劃過指紋感應器32,一旦該使用者被辨識為經授權后的使用者,即允許連結存放于行動電話30中的數據。
接下來請參考圖3,圖3為另一現有屏幕顯示畫面40,主要是利用指紋感應器藉以操控畫面中的光標。畫面40乃取自Egis?Technology?Inc.所販賣的BioExcessTM軟件。如圖3中所示的圖例48,使用者可于指紋感應器上利用手指來操控光標往上、下、左和右等方向移動。感應器的靈敏度可利用靈敏度儀表42做調整,調整后的靈敏度可用“OK”鍵44進行確認,或以“Cancel”鍵46做取消。需特別說明的是,雖然指紋感應器可用做為輸入裝置來移動光標,然而此時指紋感應器卻不需要偵測使用者的指紋內容,以確認該使用者是否為經授權后的合法使用者。
除了上述指紋感應器的現有功能之外,目前并無利用使用者指紋作為軟件功能啟動的方法,同時藉此進一步由不同使用者登錄個人化的指令輸入內容。
發明內容
本發明主要為提供一種在具有生物特征偵測功能的電子裝置上執行軟件功能的方法,以及相關的電子裝置。
依據本發明所提供的一較佳實施例,主要揭露一種在具有生物特征偵測功能的電子裝置上執行軟件功能的方法,包括:于一指紋感應器上接收來自使用者一或多個手指的觸控手勢輸入,同時辨識其指紋及手勢內容。該方法進一步包括執行一指紋和手勢的比對程序,將所接收到的指紋內容和手勢內容和一數據庫內容做比對,進而依據比對的結果決定對應的軟件功能,并且執行該對應的軟件功能。
依據本發明所提供的另一較佳實施例,揭露一種具有生物特征偵測功能的電子裝置。該電子裝置包括一指紋感應器,用以接收來自使用者一或多個手指觸控手勢輸入;一內存,和儲存于內存中的一數據庫,數據庫中存有指紋信息、手勢信息、以及其所對應的軟件執行功能。該電子裝置更包括一處理器,用以辨識所接收到的手勢觸控輸入中所包括的指紋和手勢內容,并執行指紋和手勢比對程序,將所接收到的指紋內容和手勢內容和數據庫內容做比對,進而依據比對的結果決定對應的軟件功能,并且執行該對應的軟件功能。
依據本發明所提供的另一較佳實施例,揭露一種在具有生物特征偵測功能的電子裝置中定義軟件功能的方法,包括:選擇軟件功能并提供對應的手勢輸入做為設定,其所提供的手勢輸入內容包括至少一指紋信息和一手勢。該方法更進一步包括將上述的設定內容儲存于電子裝置中的數據庫中。
本發明的優點在于可利用指紋偵測裝置同時對輸入的指紋和手勢內容進行辨識,通過辨識得到的指紋結合手勢信息,經授權后的使用者可依此執行預先定義的個人化軟件功能。如此一來不僅不同的手勢內容可對應到不同的軟件功能,更能結合指紋辨識結果產生更多不同的功能執行組合變化。因此本發明提供了更合適的客制平臺,供授權后的使用者得以更便利的執行軟件功能。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較佳實施例,并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圖1至3為依據現有技術所繪示的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的電子裝置連接于主機的示意圖。
圖5為利用指紋和手勢于指紋感應器上操控電子裝置的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創見資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創見資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4809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