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液動泵采油方法及液動泵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448017.4 | 申請日: | 2012-11-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43659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2-27 |
| 發明(設計)人: | 李洪敏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超聯合能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B43/27 | 分類號: | E21B43/27;F04B47/08;F04B53/16;F04B53/10;F04B53/20;F04B5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專永信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00 | 代理人: | 葛強;方挺 |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東城區***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液動泵 采油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石油的開采方法,特別涉及液動泵采油方法及液動泵。
背景技術
石油開采作為能源獲取的重要手段之一,其技術的發展一直備受關注,目前世界范圍內深井、水平井采油問題日趨嚴重,常規梁式抽油泵已無法適應。尤其在水平井采油中,因摩擦加大,效率降到不足30%,更重要的是抽油桿偏磨脫斷和油套管磨漏劇增,導致撿泵頻繁,同時在2500米以下的深井中常規梁式抽油泵無法發揮作用。此外,對于電潛泵、電潛螺桿泵等無桿泵,由于必須通過數千米的電纜向井下輸出電力,因此大大增加了成本投入。同時,由于存在排液壓力高、提取效率低等缺陷,致使在實施過程中具有較大的局限性。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在現有的深井水平井開采中,也可采用液力泵(專利號:ZL2007100997477)進行開采,但該泵使用時必須與油套管相連,在需要排酸時必須取出酸化壓裂管柱再進行試采,因此,不僅延誤了最佳的排酸試采時間,而且加大了采油成本。
因此,現有技術中的問題在于,在使用液力泵進行井下開采的過程中,使用時必須與油套管相連,在需要排酸時必須取出酸化壓裂管柱再進行試采,因此,不僅延誤了最佳的排酸試采時間,而且加大了采油成本,甚至對油井產量產生嚴重影響。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的缺陷,本發明的目的之一是要減輕或避免在液動泵開采過程中酸化壓裂對原油開采造成的影響。
為此目的,本發明提供了液動泵采油方法,在油井下設置泵筒,所述泵筒與采油套管柱相連,該泵筒外壁設有的多個通孔已被封閉,使油套管環形空間與泵筒內腔隔離;進行酸化壓裂;酸化壓裂結束后,開放所述泵筒上的多個通孔;將液動泵設置到所述泵筒內,使液動泵的排油通道及乏力液通道與所述泵筒上的多個通孔連通;進行原油開采。
同時,本發明還提供了液動泵,包括:依次固定連接的過濾總成、換向閥、驅動缸總成及排液缸總成,所述液動泵的最大回轉外壁與泵筒內徑為動配合,所述液動泵的排油通道開口位置及乏力液通道開口位置與所述泵筒上的多個通孔的位置相對應。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上述實施方式具有以下優點:在酸化壓裂過程中預先對環形空間進行封堵,避免高壓酸化對環形空間造成影響,并在酸化后,連通上述環形空間進行原油開采。從酸化壓裂到原油開采,不需要對管柱進行更換,可立即向井下投放液動泵進行快速排酸,縮短了從高壓酸化排酸到原油開采的時間,滿足了最佳原油試采時間,同時試采可準確確定采油產量。另外,由于不需要頻繁的井下管柱,因此,降低了深井、水平井采油成本。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這些附圖及其說明僅僅是對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的描述,而非對本發明的限制。附圖中:
圖1為本發明液動泵采油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開采井初始狀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泵筒與密封套的中部銷連接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開采井中間狀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開采井中間狀態(連通環油空間)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開采井開采狀態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開采結束后進行液動泵打撈的狀態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液動泵裝配圖;
圖9為本發明液動泵中過濾總成結構半剖圖;
圖10為本發明液動泵中換向閥結構半剖圖;
圖11為本發明液動泵中驅動缸總成結構半剖圖;
圖12為本發明液動泵中緩沖連接件結構半剖圖;
圖13為本發明液動泵中排液缸總成結構半剖圖;
圖14為本發明圖13中A-A剖面圖;
圖15為本發明液動泵與泵筒配合第一部分裝配圖;
圖16為本發明液動泵與泵筒配合第二部分裝配圖;
圖17為本發明液動泵與泵筒配合第三部分裝配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實施例一
圖1所示為本發明液動泵采油方法的流程示意圖。圖2所示為本發明開采井初始狀態示意圖。在開采井11中預設油套管12及油層套管13,在井上設置四通閥14及出油套管路15,在油套管12及油層套管13之間形成油套管環形空間16。本實施例中的采油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S101:井下預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超聯合能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經中超聯合能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48017.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汽車燃油泵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種傳動帶總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