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物理壓力軋吸柔軟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447148.0 | 申請日: | 2012-11-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26158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2-13 |
| 發明(設計)人: | 殷金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金辰針紡織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6C19/00 | 分類號: | D06C19/00 |
| 代理公司: | 蘇州廣正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劉述生 |
| 地址: | 215500 江蘇省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物理 壓力 柔軟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面料處理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物理壓力軋吸柔軟法。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生活品質的提高,織物的柔軟度和舒適性已成為人們最關注的問題。織物的手感主要是織物經一系列化學處理加工過程中機械張力等因素造成的,可通過化學和物理或者兩者相結合的方式來改善。
現在,一般織物的柔軟性提高都是靠在染機中進行上柔工序來實現的,其主要步驟是:將織物浸入染機中的浴液內,然后將機內織物運行起來,同時將浴液升溫至35-50℃,接著加入柔軟劑,在40℃溫度下保溫30分鐘后結束運行,并取樣試手感,若未達到柔軟度,則需重復進行上柔工序,直到達到柔軟度為止;達到柔軟度后即可將織物取出染機,進行脫水脫干工序,最后再進行剖幅。這種處理方法工藝周期長,耗時久,能耗高,且柔軟性和手感舒適度控制不夠理想。
發明內容
本發明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物理壓力軋吸柔軟法,能夠改善織物的柔軟性,增加手感舒適度,同時縮短工藝周期、節省時間,并提高產能、節省能耗。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物理壓力軋吸柔軟法,包括以下步驟:
1)脫水:先將織物進入離心脫水機中進行脫水,使織物的線圈結構變得疏松;
2)剖幅:再將脫水后的織物在剖幅機上進行剖幅;
3)浸柔:同時在剖幅機的漿槽內加入柔軟劑,使剖幅后的織物經過柔軟劑的浸泡;
4)軋水:等織物充分浸柔后,用軋車軋水,使織物的圈卷結構變得疏松;
5)成品定型:最后進行織物的成品定型,在定型機的定型槽內加入柔軟劑,使織物經過柔軟劑的浸泡后進入定型烘箱烘干。
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織物以每250kg為一個批次。
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離心脫水機的旋轉速度為600轉/分鐘。
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軋車軋水時的壓力為4-6kg。
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浸柔和成品定型時的柔軟劑的加入量均為4-10g/L。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物理壓力軋吸柔軟法通過控制離心脫水機的旋轉速度、增加軋車軋水的壓力,利用剖幅機漿槽上柔和定型機漿槽上柔,能夠改善織物的柔軟性,增加手感舒適度;且由于省去了染機上柔工序,可縮短工藝周期、節省時間,并提高產能、節省能耗。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一種物理壓力軋吸柔軟法一較佳實施例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發明的優點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
請參閱圖1,本發明實施例包括:
一種物理壓力軋吸柔軟法,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1)脫水:將織物按250kg為一個批次進入離心脫水機中進行脫水,其中,所述離心脫水機的旋轉速度優選為600轉/分鐘,使織物的線圈結構在高速旋轉的物理作用下變得疏松;
2)剖幅:再將脫水后的織物在剖幅機上進行剖幅;
3)浸柔:同時在剖幅機的漿槽內加入柔軟劑,其中,所述柔軟劑的加入量為4-10g/L,使剖幅后的織物經過柔軟劑的浸泡;
4)軋水:等織物充分浸柔后,用軋車軋水,其中,所述軋車軋水時的壓力為4-6kg,使織物在軋壓的過程中圈卷結構變得疏松;
5)成品定型:最后進行織物的成品定型,在定型機的定型槽內加入柔軟劑,其中,所述柔軟劑的加入量為4-10g/L,使織物經過柔軟劑的充分浸泡后進入定型烘箱烘干。
經過上述步驟的控制處理,使織物的柔軟度、手感舒適度均達到了品質要求,并省去了染機中的最后一道上柔工序,經統計,每噸布可節省后整理時間約40分鐘,節省用水量約10噸,節省蒸汽使用量約0.3噸,節省用電量約8度。
本發明的一種物理壓力軋吸柔軟法,通過控制離心脫水機的旋轉速度、增加軋車軋水的壓力,利用剖幅機漿槽上柔和定型機漿槽上柔,能夠改善織物的柔軟性,增加手感舒適度;且由于省去了染機上柔工序,可縮短工藝周期、節省時間,并提高產能、節省能耗。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發明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發明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發明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金辰針紡織有限公司,未經江蘇金辰針紡織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4714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