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節能型氨分解獲得高純氫氮混合氣的裝置及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447011.5 | 申請日: | 2012-11-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10580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2-06 |
| 發明(設計)人: | 鮑堅仁;鮑堅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南高安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1B3/04 | 分類號: | C01B3/04;C01B3/5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張文祎 |
| 地址: | 414009 湖南省***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節能型 分解 獲得 高純 混合 裝置 及其 方法 | ||
1.節能型氨分解獲得高純氫氮混合氣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氨氣輸入管、換熱器、氨分解爐、水冷器、第一純化器和氫氮混合氣排放管;
所述換熱器分為橫向通道和縱向通道,所述橫向通道和縱向通道互不連通;
所述氨氣輸入管與換熱器的橫向通道進口端連接相通,所述換熱器的橫向通道出口端通過第一管道與氨分解爐進口端連接相通,所述氨分解爐的出口端通過第二管道與換熱器縱向通道進口端連接相通,所述換熱器縱向通道出口端通過第三管道與水冷器進口端連接相通;
所述第一純化器內包括第一純化再生通道,所述第一純化再生通道內設有分子篩;
所述水冷器的出口端通過第四管道與第一純化再生通道進口端連接相通;
所述第一純化再生通道出口端通過第五管道連接氫氮混合氣排放管。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優選地,所述換熱器和氨分解爐外壁上貼覆有絕熱保溫層。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優選地,所述第五管道上設有并聯的第六管道;所述第一純化器的第一純化再生通道進口端連接第一再生尾氣排放管;所述第三管道上設有第一閥門,所述第四管道上設有第二閥門,所述第五管道上設有第三閥門,所述第六管道上設有第四閥門,所述第一再生尾氣排放管上設有第五閥門。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優選地,所述第一純化器內還包括第一加熱通道;所述第一純化再生通道和第一加熱通道互不連通;所述第三管道通過第七管道與第一加熱通道進口端連接相通;所述第一加熱通道出口端通過第八管道與水冷器的進口端連接相通;所述第八管道上設有第六閥門。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優選地,所述第一純化器內設有若干列管,該列管作為第一加熱通道;所述列管外的第一純化器內的空間形成第一純化再生通道。
6.根據權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優選地,所述第一純化器外壁上貼覆絕熱保溫隔離層。
7.根據權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還包括第二純化器,所述第二純化器內包括第二純化再生通道;所述第二純化再生通道內設有分子篩;所述水冷器的出口端通過第九管道與第二純化再生通道進口端連接相通,所述第九管道上設有第七閥門;所述第二純化再生通道出口端通過第十管道連接氫氮混合氣排放管,所述第十管道上設有第八閥門。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優選地,所述第十管道上設有并聯的第十一管道,該第十一管道上設有第九閥門;所述第二純化器的第二純化再生通道進口端連接第二再生尾氣排放管,所述第二再生尾氣排放管上設有第十閥門;由氫氮混合氣排放管、第十一管道、第二純化再生通道和第二再生尾氣排放管構成第二再生系統。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優選地,所述第二純化器內還包括第二加熱通道;所述第二純化再生通道和第二加熱通道互不連通;所述第三管道通過第七管道和第十二管道與第二加熱通道進口端連接相通;所述第二加熱通道出口端通過第十三管道與水冷器的進口端連接相通;所述第十三管道上設有第十一閥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南高安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經湖南高安新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47011.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瓶蓋全自動密封檢測機
- 下一篇:一種發動機振動值變化故障排除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