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智能樹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445817.0 | 申請日: | 2012-11-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808356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21 |
| 發明(設計)人: | 韓振五;張霞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理工大學琴島學院 |
| 主分類號: | G01D21/02 | 分類號: | G01D21/02 |
| 代理公司: | 山東清泰律師事務所 37222 | 代理人: | 聶磊 |
| 地址: | 266106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智能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的是一種檢測裝置,具體涉及一種智能樹。
背景技術
環境監測指通過對影響環境質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測定,確定環境質量(或污染程度)及其變化趨勢。環境檢測的過程一般為接受任務,現場調查和收集資料,監測計劃設計,優化布點,樣品采集,樣品運輸和保存,樣品的預處理,分析測試,數據處理,綜合評價等。環境監測的對象:自然因素,人為因素,污染組分。環境監測包括:化學監測,物理監測,生物監測,生態監測。
現有技術中對生態環境的檢測往往是通過人們直接參與或者通過監控設備進行監測,這樣其本身就會對生態環境帶來一定程度的破壞,而且成本高。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操作簡單,使用方便的智能樹。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智能樹,包括支撐部分和控制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部分和所述控制部分連接。
所述支撐部分由仿樹根裝置、仿樹干裝置、仿樹枝裝置、仿樹葉裝置組成,其中仿樹干裝置與仿樹根裝置連接,仿樹枝裝置與仿樹干裝置連接,仿樹葉裝置與仿樹枝裝置連接。
所述控制部分由單片機、太陽能電池板、可控燈、土壤溫度傳感器、土壤濕度傳感器、光度傳感器、空氣溫度傳感器、空氣濕度傳感器、風速傳感器、土壤微生物分析裝置、土壤成分分析裝置、鳥類數量統計裝置、空氣質量檢測裝置、火情監控裝置、報警器、信號發射裝置組成,其中太陽能電池板與仿樹干裝置連接。
所述可控燈、土壤溫度傳感器、土壤濕度傳感器、光度傳感器、空氣溫度傳感器、空氣濕度傳感器、風速傳感器、土壤微生物分析裝置、土壤成分分析裝置、鳥類數量統計裝置、空氣質量檢測裝置、火情監控裝置、報警器均通過線路與單片機連接,單片機通過線路與信號發射裝置連接。
土壤溫度傳感器和土壤濕度傳感器的作用是將土壤的溫度濕度信息傳給單片機。光度傳感器、空氣溫度傳感器、空氣濕度傳感器、風速傳感器的作用是將光度信息、空氣的溫度濕度信息以及風速信息傳給單片機。土壤微生物分析裝置和土壤成分分析裝置的作用是將土壤微生物信息和土壤成分信息傳給單片機。鳥類數量統計裝置、空氣質量檢測裝置、火情監控裝置的作用是將鳥類數量信息、空氣質量信息、火情傳給單片機。報警器的作用是當出現火情時進行報警。單片機將信息處理后傳給信號發射裝置,信號發射裝置將信息發送。太陽能電池板提供電能。
本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本發明可對不同區域的土壤狀況、空氣質量狀況、野生動物狀況、有無火災情況進行時時監控,方便工作人員及時作出政策調整。野生動物可以得到迅速及時的保護。另外本發明是模擬樹的形狀制作,因而不會打擾野生動物的正常活動。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智能樹的整體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控制部分的方框圖。
1、仿樹根裝置;2、仿樹干裝置;3、仿樹枝裝置;4、仿樹葉裝置;5、單片機;6、太陽能電池板;7、可控燈;8、土壤溫度傳感器;9、土壤濕度傳感器;10、光度傳感器;11、空氣溫度傳感器;12、空氣濕度傳感器;13、風速傳感器;14、土壤微生物分析裝置;15、土壤成分分析裝置;16、鳥類數量統計裝置;17、空氣質量檢測裝置;18、火情監控裝置;19、報警器;20、信號發射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的結構組成和工作原理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一種智能樹,包括支撐部分和控制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部分和所述控制部分連接。
所述支撐部分由仿樹根裝置1、仿樹干裝置2、仿樹枝裝置3、仿樹葉裝置4組成,其中仿樹干裝置2與仿樹根裝置1連接,仿樹枝裝置3與仿樹干裝置2連接,仿樹葉裝置4與仿樹枝裝置3連接。
所述控制部分由單片機5、太陽能電池板6、可控燈7、土壤溫度傳感器8、土壤濕度傳感器9、光度傳感器10、空氣溫度傳感器11、空氣濕度傳感器12、風速傳感器13、土壤微生物分析裝置14、土壤成分分析裝置15、鳥類數量統計裝置16、空氣質量檢測裝置17、火情監控裝置18、報警器19、信號發射裝置20組成,其中太陽能電池板6與仿樹干裝置2連接。
所述可控燈7、土壤溫度傳感器8、土壤濕度傳感器9、光度傳感器10、空氣溫度傳感器11、空氣濕度傳感器12、風速傳感器13、土壤微生物分析裝置14、土壤成分分析裝置15、鳥類數量統計裝置16、空氣質量檢測裝置17、火情監控裝置18、報警器19均通過線路與單片機5連接,單片機5通過線路與信號發射20裝置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理工大學琴島學院,未經青島理工大學琴島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4581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