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圖像讀取裝置和圖像形成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445381.5 | 申請日: | 2012-11-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69188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1-23 |
| 發明(設計)人: | 中家勝彥 | 申請(專利權)人: | 富士施樂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H04N1/04 | 分類號: | H04N1/04;G03G1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聯合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112 | 代理人: | 顧紅霞,龍濤峰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圖像 讀取 裝置 形成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圖像讀取裝置和圖像形成裝置。
背景技術
關于現有技術的圖像讀取裝置,在如下的日本未審查專利申請公開中所討論的技術是已知的:No.2007-187776([0009]段至[0012]段,圖1和圖2);No.2004-88713([0027]段至[0031]段,圖1);No.2007-158751([0033]段至[0035]段,圖1);No.2002-228907([0011]段,圖2);No.2000-66129([0041]段至[0042]段,圖3);No.2002-333563([0010]段,圖2);No.4-68856(第2頁左下部分第18行至右下部分第15行,圖1);No.4-264417([0013]段和[0018]段,圖1);以及No.5-34612([0014]段,圖3)。
日本未審查專利申請公開No.2007-187776討論了這樣一種構造:該構造設置有從大致具有盤形的光學透鏡(2)沿徑向向外突出的三個突起(8a至8c)以及與突起(8a至8c)對應并且設置在容納光學透鏡(2)的透鏡筒(1)上的三個突起(4a至4c)。在透鏡筒(1)的外周被突起(4a至4c和8a至8c)支撐在三個點處的同時,透鏡筒(1)能夠容納光學透鏡(2)。
日本未審查專利申請公開No.2004-88713討論了這樣一種構造:即,沿著透鏡(1、2和4)的邊緣設置有凸緣(1d至4d)并且光學濾波器(3)具有定位突起(1e至3e)和定位凹槽(2f至4f)。通過將定位突起(1e至3e)與定位凹槽(2f至4f)嚙合,透鏡(1、2和4)以及光學濾波器(3)能夠在它們的光軸彼此對準的同時得到定位。
日本未審查專利申請公開No.2007-158751討論了這樣一種構造:即,與透鏡(10a)的外周一體形成的透鏡支架(10b)形成為與透鏡(10a)的光軸平行延伸的支腿形狀。而且,圖像傳感器芯片(20)通過粘合劑(30)固定至支腿的底面(10d)。
日本未審查專利申請公開No.2002-228907討論了這樣一種構造:該構造具有形成在透鏡部件(10)的相對兩側的肋狀件(10a)以及相對于殼體(11)可滑動地支撐肋狀件(10a)的支架(11a)。每個肋狀件(10a)具有從其上表面和下表面突出的半球形接觸突起。支架(11a)具有與接觸突起配合的滑槽(12)。
日本未審查專利申請公開No.2000-66129討論了這樣一種構造:即,每個沿縱向延伸的長透鏡(351a”至351b”)的相對的縱向端具有沿副掃描方向延伸的長孔(35γ)。通過使用延伸貫通長孔(35γ)的螺旋部件(353b)能夠調節在副掃描方向上的位置以及長透鏡的傾斜角。
日本未審查專利申請公開No.2002-333563討論了一種通過將桿狀固定部件(5)插入到形成在透鏡(6和7)中的孔(8)內來對透鏡(6和7)進行組裝調節處理的技術。
日本未審查專利申請公開No.4-68856討論了一種用于調節由反射鏡形成的第二鏡(11)的成像放大率的構造。具體而言,接觸部件(13)布置在鏡(11)的相對的縱向端處并且從鏡(11)的反射側與鏡(11)接觸。沿將鏡(11)彎曲的方向擠壓鏡(11)的反射表面和與反射表面相對的表面的調節螺旋件(15)與鏡(11)的縱向上的中間部分接觸。
日本未審查專利申請公開No.4-264417討論了這樣一種技術:即,通過將壓電元件(53)布置在與第一鏡(17)的反射表面相對的表面的縱向上的中間部分處,使由反射鏡形成的第一鏡(17)彎曲,由此減少被稱為弧狀彎曲的畸變。
日本未審查專利申請公開No.5-34612討論了一種用于減少弧狀彎曲的發生的技術。具體地,每個長柱面透鏡(19和29)在六個上下位置受到擠壓彈簧(52)沿與光軸平行的方向的擠壓。通過使蝸桿螺旋件(53)從下方與長柱面透鏡(19、29)的下表面的中間部分接觸并且旋轉蝸桿螺旋件(53)來進行垂直方向上的高度調節,使長柱面透鏡(19、29)彎曲,從而減少弧狀彎曲的發生。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技術目的是減少由導光部件的熱變形所引起的對被引導的光的不利影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富士施樂株式會社,未經富士施樂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4538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彩色圖像和單色圖像的圖像處理
- 圖像編碼/圖像解碼方法以及圖像編碼/圖像解碼裝置
- 圖像處理裝置、圖像形成裝置、圖像讀取裝置、圖像處理方法
- 圖像解密方法、圖像加密方法、圖像解密裝置、圖像加密裝置、圖像解密程序以及圖像加密程序
- 圖像解密方法、圖像加密方法、圖像解密裝置、圖像加密裝置、圖像解密程序以及圖像加密程序
- 圖像編碼方法、圖像解碼方法、圖像編碼裝置、圖像解碼裝置、圖像編碼程序以及圖像解碼程序
- 圖像編碼方法、圖像解碼方法、圖像編碼裝置、圖像解碼裝置、圖像編碼程序、以及圖像解碼程序
- 圖像形成設備、圖像形成系統和圖像形成方法
- 圖像編碼裝置、圖像編碼方法、圖像編碼程序、圖像解碼裝置、圖像解碼方法及圖像解碼程序
- 圖像編碼裝置、圖像編碼方法、圖像編碼程序、圖像解碼裝置、圖像解碼方法及圖像解碼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