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移動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445103.X | 申請日: | 2012-11-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682620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26 |
| 發明(設計)人: | 鄧佩玲;陳奕君 | 申請(專利權)人: | 宏達國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Q1/44 | 分類號: | H01Q1/44;H01Q7/00;H01Q5/01;H01Q1/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師事務所 11105 | 代理人: | 陳小雯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移動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移動裝置,且特別是涉及一種利用形成于部分外觀件上的金屬邊框來形成環形天線的移動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移動裝置的快速發展,制造廠商除了致力于提升產品的操作功能以外,還必須兼產品的獨特性,以因應大眾市場的需求。例如,現今的移動裝置大多采用金屬質感的外觀設計,以由此突顯產品的獨特性以及外觀設計。然而,金屬質感的外觀設計往往必須將具有導電性的結構融入至移動裝置中,進而影響移動裝置的收訊品質。
針對上述問題,目前已有一些現有技術相繼被提出,例如:美國專利第8,009,110號、美國專利第2011/0133995號、以及美國專利第2011/0241949號。其中,美國專利第8,009,110號是在殼體的邊框上設置凹槽,并利用凹槽來形成兩接地端與饋入端。由此,殼體的邊框將可形成環形天線(loopantenna),進而致使移動裝置可利用邊框來收發射頻信號。然而,上述方法會隨著凹槽的設置而破壞邊框的原有結構,進而降低移動裝置的外觀線條的流暢性與美感。
再者,美國專利第2011/0133995號是利用間隙(gap)截斷殼體的邊框,并利用部分的邊框來形成環形天線。此外,美國專利第2011/0241949號也是利用間隙截斷殼體的邊框,并利用部分的邊框來形成倒F型天線(Inverted?FAntenna,PIFA)。然而,上述方法也都會隨著間隙的設置而破壞邊框的原有結構,且必須在移動裝置的底部設置足夠的凈空區域(clearance?area)來形成環形天線或是倒F型天線。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移動裝置,利用形成于部分外觀件上的共振元件來收發射頻信號,且具有天線功能的共振元件還有助于增加移動裝置的外觀價值。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提出一種移動裝置,具有一外觀件,并包括基板、饋入線以及共振元件。基板包括接地面,且饋入線設置于基板上。共振元件形成于至少部分外觀件之上。此外,共振元件通過第一饋入點與第一接地點分別電連接至饋入線與接地面,以形成第一激發路徑。共振元件通過第一激發路徑來收發第一射頻信號與第二射頻信號。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激發路徑為第一射頻信號的波長的3/4倍。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外觀件并包括金屬邊框,共振元件形成于至少部分金屬邊框之上,且金屬邊框具有環形結構,并環繞在移動裝置的周圍。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金屬邊框還通過第二饋入點與第二接地點分別電連接至饋入線與接地面,并由此形成與第一激發路徑互不重疊的第二激發路徑。此外,金屬邊框還通過第二激發路徑來收發第三射頻信號。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二激發路徑為第三射頻信號的波長的1/2倍。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饋入點與第二饋入點之間的間距是介于第三射頻信號的波長的1/8至1/10倍之間。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移動裝置還包括上殼體與下殼體。其中,上殼體包括金屬邊框與至少一個框體延伸部。其中,共振元件形成于至少部分金屬邊框之上。下殼體與上殼體相互疊置,以形成一容置空間,且基板設置在容置空間內。
基于上述,本發明的金屬邊框形成于部分外觀件之上,而共振元件又形成于部分金屬邊框之上,故利用形成于部分金屬邊框上的共振元件,來形成可操作在多頻帶的環形天線。由此,移動裝置除了可利用金屬邊框來形成天線以外,且具有天線功能的金屬邊框還具有流暢、柔和且圓滑的外觀線條,進而有助于增加移動裝置的外觀價值。此外,與現有技術相較之下,移動裝置所耗費的凈空區域還可以相對地被縮小,進而有助于移動裝置在微型化上的發展。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特征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圖作詳細說明如下。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一示范性實施例的移動裝置的外觀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一示范性實施例的移動裝置的分解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的一示范性實施例的移動裝置的俯視圖;
圖4為本發明的一示范性實施例的金屬邊框的電壓駐波比的模擬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的另一示范性實施例的移動裝置的俯視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00:移動裝置
105:外觀件
110:上殼體
111:金屬邊框
112~113:框體延伸部
120:下殼體
101:開口
130:基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宏達國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宏達國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45103.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