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急慢性化膿性中耳炎的中藥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443739.0 | 申請日: | 2012-11-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35112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2-20 |
| 發明(設計)人: | 逄瑞蓮 | 申請(專利權)人: | 逄瑞蓮 |
| 主分類號: | A61K36/634 | 分類號: | A61K36/634;A61K36/756;A61P27/1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4400 山東省文***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慢性 化膿 中耳炎 中藥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配方,具體地說是一種治療急慢性化膿性中耳炎的中藥。
背景技術
急慢性化膿性中耳炎,中醫稱謂“膿耳”,是耳科常見病、多發病。以耳道流膿,鼓膜穿孔及聽力下降為主要臨床特點,嚴重者會引起顱內并發癥,所以需要及時給予有效的治療。西醫認為該病主要致病菌為金黃葡萄球菌、綠膿桿菌和大腸桿菌等,治療應以消除病因,控制感染,清除病灶,通暢引流為主。臨床上治療一般以應用抗生素、局部用藥、理療為主,但由于抗生素的廣泛使用甚至濫用,存在易耐藥,易有副作用,易復發,治療時間長,給病人增加痛苦和經濟負擔。而中醫認為本病所屬邪毒滯留耳竅所致,治宜解毒排膿、燥濕收斂。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技術的不足,從中醫理論出發,應用中醫辨證施治觀點,研制了一種治療急慢性化膿性中耳炎的內服外用中藥,具有成本低廉、制備簡易、無毒副作用、療效顯著的特點。
本發明所采取的方案是:一種治療急慢性化膿性中耳炎的中藥,其特征在于是由下列重量的藥物原料組成:內服藥由馬勃5g,桔梗10g,連翹15g,甘草6g,銀花20g配制而成。外滴藥由黃柏50g,香油100g配制而成。
藥理分析:馬勃清肺利咽,解毒,止血;桔梗祛痰、利咽、宣肺、排膿、利五臟、補氣血、補五勞、養氣等功效。連翹清熱解毒,消腫散結,藥理作用是抗炎、抗菌、抗病毒、解熱、鎮痛、強心、利尿等;甘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銀花清熱解毒,涼散風熱。藥用功效抗菌及抗病毒、增強免疫、抗炎、解熱的功能。諸藥配成內服藥具有殺菌消炎、排膿消腫、收斂生肌、止血祛痛的功能。黃柏清熱燥濕、瀉火解毒、退熱除蒸;香油可軟化血管和保持血管彈性,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痛的功效。二者合用直接作用于患病部位,有效軟化和清除耳部感染疾病,消除患者疼痛。該發明配方簡單,成本低,療效確切,無副作用,經臨床應用驗證,總治愈率90%,有效率100%。
下面通過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的描述。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種治療急慢性化膿性中耳炎的中藥,其特征在于是由下列重量的藥物原料組成:內服藥由馬勃5g,桔梗10g,連翹15g,甘草6g,銀花20g配制而成。外滴藥由黃柏50g,香油100g配制而成。具體使用方法如下:本發明是由內服外用中藥組合物組成,內服藥按常規的水煎法制取藥劑后,每日1劑,日服2次。外用藥是將50g黃柏研末,用100g香油浸泡2天后過濾出藥液備用。用時先用3%雙氧水或生理鹽水把耳道內的滲出液或膿液等分泌物清洗干凈,再用消毒棉簽擦干,用消毒過的小滴管吸出藥油滴入耳內2~3滴,頭偏向健耳側3-5min,手指輕按耳屏數次,促使藥液經鼓膜穿孔處流入中耳(雙側患病者則交替進行),每日早晚各滴一次。(兒童用量酌減),7天一個療程。急性患者一般1個療程痊愈,慢性患者一般2-3個療程痊愈。
本發明中藥治療急慢性化膿性中耳炎的臨床療效總結:
一、一般資料:60例患者均來自門診,男34例(41耳),女26例(32耳),其中急性化膿性中耳炎15耳,慢性化膿性中耳炎58耳;兒童38例(46耳),成人22例(28耳);病程最短者3天,最長者25年。治療期間停用其他藥物。
二、療效標準:治愈:臨床癥狀消失,耳道無積膿,聽力恢復正常;好轉:臨床癥狀減輕,聽力增強,鼓膜充血好轉,耳道積膿減少;無效:3個療程后外耳道膿性分泌物未減少,病情加重。
三、治療結果:用本發明藥物治療急慢性化膿性中耳炎60例,其中1個療程治愈33例;2個療程治愈15例,3個療程治愈6例;好轉6例,沒有無效病例??傊斡?0%,有效率100%。
四、典型病例:
1、患者,女,53歲,因右耳流膿、聽力下降2天于2008年3月就診。自訴化膿性中耳炎病史20余年,每遇感冒、耳部進水、勞累等情況即發病,該患者連續5d全身應用抗生素效果不佳而到本院就診,就診時頭昏,右耳內流粘黃色膿液,量較多,無臭味。檢查可見鼓膜緊張部中央性穿孔,鼓室粘膜腫脹色淡,聽力減退,面色不華,倦怠乏力,腹脹,納差,苔白微膩,脈緩無力。診斷為慢性化膿性中耳炎(單純型),中醫證型為脾虛邪滯。給予本發明內服外用處方,治療一個療程后耳部流膿癥狀明顯好轉,全身不適癥狀減輕,繼續治療一個療程,耳內流膿停止,但中耳腔潮濕,粘膜尚有輕度充血,再繼續一個療程后檢查,中耳腔干潔,粘膜無充血,水腫,全身無不適癥狀。至今隨訪,未見復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逄瑞蓮,未經逄瑞蓮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4373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