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處理電鍍廢水的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443252.2 | 申請日: | 2012-11-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42287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2-27 |
| 發明(設計)人: | 陳紅輝;楊基峰;黃小兵;朱濟群;肖進春;周小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常德力元新材料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9/14 | 分類號: | C02F9/14;C02F103/16 |
| 代理公司: | 常德市長城專利事務所 43204 | 代理人: | 游崇俊 |
| 地址: | 415004 湖南省常德***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處理 電鍍 廢水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廢水處理方法,特別涉及一種處理電鍍廢水的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化學沉降法、電解法和膜處理法等三種方法是工業上常規處理電鍍廢水的方法。盡管如此,上述三種方法的缺陷是很明顯的,化學法處理后產生的污泥量大,并且因成分復雜也難于進行進一步處理,使得污泥的再應用幾乎不能實現,導致金屬浪費;電解法能耗高、電極消耗快,因此導致運行成本較高;?膜處理法則因技術難度高、處理膜成本高、難以再生回收等原因而阻礙了其廣泛應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運行成本低、產生的污泥易處理、能耗較低但可實現廢水達標排放的電鍍廢水處理方法。本發明通過以下方案實現:
一種處理電鍍廢水的方法,首先將電鍍廢水的pH值調節至4~8之間,之后采用電絮凝法處理,處理時間為1~10min;在經沉淀處理后,排出的次級廢水調節其pH值在4~8之間,再進入生物吸附單元停留處理,次級廢水在生物單元中停留時間為2~10min,最后排水;所述生物吸附單元中包含酵母菌,用量為每噸水3-5kg。
為提高生物單元的處理效果,酵母菌采用分層疊加的方式布置,并進而選擇20~40層布置酵母菌。?
而在電絮凝處理步驟中,為便于控制,通電電流由恒流或恒壓電源控制,而輸出的電流則選為1A~20A效果更佳。?
與現有的電鍍廢水處理方法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
1.???電絮凝步驟可去除廢水中約90%左右的重金屬離子,并且產生的污泥成分簡單,在稍經處理后即可用于其他合金應用。
2.???本發明在電絮凝法后則利用酵母菌的吸附作用去除其中殘余的重金屬,而這種次級廢水的處方法本身基本無能耗,并且由于所使用的酵母菌并無特定要求,最簡便和成本低的就可選擇啤酒釀造后的廢棄的酵母菌即可,在降低處理廢水的運行成本之外,還由于消費了啤酒釀造所產生的大量廢棄物而實現了物質的循環利用,其環保貢獻作用突顯。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將電鍍作業產生的廢水的pH值調節至4~8之間,之后采用電絮凝法處理,電絮凝法所采用的裝置,其通電電流由恒流或恒壓電源控制,并且控制輸出的電流為15A,廢水在電絮凝裝置中的處理時間為8min;在經沉淀處理后,排出的次級廢水調節其pH值在4~8之間,再進入生物吸附單元停留處理,生物吸附單元中有30層的酵母菌層,總酵母層的用量為每噸水3kg,次級廢水在生物單元中停留時間為8min,最后排水。
上述處理后排水經檢測,各項出水水質滿足國家標準,可回用至生產中。
實施例2
步驟與實施例1相同,但各控制參數如下:
電絮凝的控制輸出電流為10A;廢水在電絮凝裝置中的處理時間為10min;
生物吸附單元中有25層的酵母菌層,總酵母層的用量為每噸水3.8kg,次級廢水在生物單元中停留時間為12min。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常德力元新材料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常德力元新材料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4325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銀合歡在修復土壤重金屬鎘污染中的應用
- 下一篇:一種新型壓力環油缸活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