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納米氧化物改性銅基電接觸材料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442488.4 | 申請日: | 2012-11-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12208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2-06 |
| 發明(設計)人: | 邵文柱;甄良;王文壽 | 申請(專利權)人: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C22C32/00 | 分類號: | C22C32/00;C22C1/05;C22C9/00;H01H1/025 |
| 代理公司: | 哈爾濱市松花江專利商標事務所 23109 | 代理人: | 金永煥 |
| 地址: | 150001 黑龍***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納米 氧化物 改性 銅基電 接觸 材料 制備 方法 | ||
1.一種納米氧化物改性銅基電接觸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納米氧化物改性銅基電接觸材料的制備方法是按以下步驟進行:一、稱取金屬X、鋅和銅合金粉末,其中金屬X和鋅的質量比為任意比,金屬X和鋅的總量與銅合金粉末的質量比為(1~3)∶(22~24);二、將步驟一中的金屬X和鋅分別溶于質量百分含量為20~25%的硫酸,溶解后再混合,然后再加入銅合金粉末,在60~85℃水浴條件下攪拌形成懸濁液;三、向懸濁液中滴入13~16%碳酸鈉溶液,至懸濁液PH值為7.0~7.4后靜置,得到沉淀物;四、將沉淀物經蒸餾水洗滌后進行真空干燥,在氬氣保護條件下進行煅燒,煅燒溫度為900~950℃,煅燒時間為2~4h,煅燒后過篩,得到透明導電氧化物A和銅合金的混合粉末;五、將步驟四中的混合粉末冷壓成型后進行燒結,燒結溫度為860~930℃,燒結時間為2~4h,再進行擠壓和軋制,即得納米氧化物改性銅基電接觸材料;其中步驟一中金屬為鋁或鎵,銅合金粉末是由0.004%~0.01%鑭、0.1%~0.2%鋯和余量銅組成;步驟四中的透明導電氧化物A為鋁摻雜氧化鋅或鎵摻雜氧化鋅。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納米氧化物改性銅基電接觸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三中加入質量百分含量為15%碳酸鈉溶液。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納米氧化物改性銅基電接觸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五中煅燒溫度為930℃,煅燒時間為3h。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納米氧化物改性銅基電接觸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納米氧化物改性銅基電接觸材料的制備方法是按以下步驟進行:一、稱取金屬Y、錫和銅合金粉末,其中金屬Y和錫的摩爾比為任意比,金屬Y和錫的總量與銅合金粉末的質量比為(1~3)∶(14~17);二、將步驟一中的金屬Y和錫分別溶于質量百分含量為20~25%的硫酸,溶解后再混合,然后再加入銅合金粉末,在60~85℃水浴條件下攪拌形成懸濁液;三、向懸濁液中滴入13~16%碳酸鈉溶液,至懸濁液PH值為7.0~7.4后靜置,得到沉淀物;四、將沉淀物經蒸餾水洗滌后進行真空干燥,在氬氣保護條件下進行煅燒,煅燒溫度為900~950℃,煅燒時間為2~4h,煅燒后過篩,得到透明導電氧化物B和銅合金的混合粉末;五、將步驟四中的混合粉末冷壓成型后進行燒結,燒結溫度為860~930℃,燒結時間為2~4h,再進行擠壓和軋制,即得納米氧化物改性銅基電接觸材料;其中步驟一中金屬為銻或鉬,銅合金粉末是由0.004%~0.01%鑭、0.1%~0.2%鋯和余量銅組成;步驟四中的透明導電氧化物B為銻摻雜氧化錫或鉬摻雜氧化錫。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納米氧化物改性銅基電接觸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三中加入質量百分含量為15%碳酸鈉溶液。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納米氧化物改性銅基電接觸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五中煅燒溫度為930℃,煅燒時間為3h。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納米氧化物改性銅基電接觸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納米氧化物改性銅基電接觸材料的制備方法是按以下步驟進行:一、稱取金屬Z、錫和銅合金粉末,其中金屬Z、錫的摩爾比為1:1,金屬Z和錫的總量與銅合金粉末的質量比為(1~3)∶(13~16);二、將步驟一中的金屬Z和錫分別溶于質量百分含量為20~25%的硫酸,溶解后再混合,然后再加入銅合金粉末,在60~85℃水浴條件下攪拌形成懸濁液;三、向懸濁液中滴入13~16%碳酸鈉溶液,至懸濁液PH值為7.0~7.4后靜置,得到沉淀物;四、將沉淀物經蒸餾水洗滌后進行真空干燥,在氬氣保護條件下進行煅燒,煅燒溫度為900~950℃,煅燒時間為2~4h,煅燒后過篩,得到透明導電氧化物C和銅合金的混合粉末;五、將步驟四中的混合粉末冷壓成型后進行燒結,燒結溫度為860~930℃,燒結時間為2~4h,再進行擠壓和軋制,即得納米氧化物改性銅基電接觸材料;其中步驟一中金屬為鋅或鎘,銅合金粉末是由0.005%~0.01%鑭、0.2%~0.3%鋯和余量銅組成;步驟四中的透明導電氧化物C為錫酸鋅或錫酸鎘。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納米氧化物改性銅基電接觸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三中加入質量百分含量為15%碳酸鈉溶液。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納米氧化物改性銅基電接觸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五中煅燒溫度為800℃,煅燒時間為3h。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哈爾濱工業大學,未經哈爾濱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42488.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熱軋無縫鋼管定徑機架加工用鏜模
- 下一篇:鏜桿中心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