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薄壁機匣新型加強筋布局設計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441460.9 | 申請日: | 2012-11-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54318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06 |
| 發明(設計)人: | 劉宇;呂春光;邱明星;田靜;賈智元;李健;王東;石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沈陽發動機設計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F16M1/00 | 分類號: | F16M1/00 |
| 代理公司: | 沈陽晨創科技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21001 | 代理人: | 任玉龍 |
| 地址: | 110015 ***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薄壁 新型 加強 布局 設計 方法 | ||
1.一種薄壁機匣新型加強筋布局設計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錐面螺旋線(1)在圓錐面機匣(3)外表面開展加強筋布局設計;利用柱面螺旋線(2)在圓柱面機匣(4)外表面開展加強筋布局設計;利用錐面螺旋線(1)和柱面螺旋線(2)在圓錐面、圓柱面結合的機匣(5)外表面開展加強筋布局設計;在選定的坐標系下,利用錐面螺旋線(1)控制規律,控制錐面螺旋線(1)在圓錐面機匣(3)外表面上的起點和終點位置;在選定的坐標系下,利用柱面螺旋線(2)控制規律,控制柱面螺旋線(2)在圓柱面機匣(4)外表面上的起點和終點位置;在選定的坐標系下,利用錐面螺旋線(1)和柱面螺旋線(2)控制規律,控制錐面螺旋線(1)和柱面螺旋線(2)在圓錐面、圓柱面結合的機匣(5)外表面上的起點和終點位置;
在坐標系中,符合右手定則,按公式(101)設計圓錐面機匣等格柵加強筋布局;
X=ρ·sinα0cosθ
Y=ρ·sinα0sinθ
Z=(ρ-ρ0)·cosα0
式中ρ——圓錐面機匣筒體外壁面上任一點到圓錐頂點的距離
ρ0——圓錐面機匣筒體進口截面外緣上任一點到圓錐頂點的距離
α0——圓錐面機匣擴張角,即圓錐面半頂角
θ——錐面螺旋線上某點相對螺旋線起點,繞Z軸旋轉的角度,用弧度表示
β——錐面螺旋線的螺旋角,對于等格柵網格,β=60°
在坐標系中,符合右手定則,按公式(102)設計圓柱面機匣等格柵加強筋布局;
X=R·cosθ
Y=R·sinθ
Z=R·θ·cotβ???????????(102)
式中R——圓柱面機匣筒體外徑
θ——柱面螺旋線上某點相對螺旋線起點,繞Z軸旋轉的角度,用弧度表示
β——柱面螺旋線的螺旋角,對于等格柵網格,β=60°
在坐標系中,符合右手定則,按公式(103)、(104)設計圓錐面、圓柱面結合的機匣等格柵加強筋布局;
錐面螺旋線
X=ρ·sinα0cosθ
Y=ρ·sinα0sinθ
Z=(ρ-ρ0)·cosα0
式中ρ——圓錐面機匣筒體外壁面上任一點到圓錐頂點的距離
ρ0——圓錐面機匣筒體出口截面外緣上任一點到圓錐頂點的距離
α0——圓錐面機匣擴張角,即圓錐面半頂角
θ——錐面螺旋線上某點相對螺旋線起點,繞Z軸旋轉的角度,用弧度表示
β——錐面螺旋線的螺旋角,對于等格柵網格,β=60°
柱面螺旋線
X=R·cosθ
Y=R·sinθ
Z=R·θ·cotβ?????????????(104)
式中R——圓柱面機匣筒體外徑
θ——柱面螺旋線上某點相對螺旋線起點,繞Z軸旋轉的角度,用弧度表示
β——柱面螺旋線的螺旋角,對于等格柵網格,β=60°
在確定了圓錐面機匣、圓柱面機匣或圓錐面、圓柱面結合的機匣的基本尺寸后,公式(101)和(102)中的ρ0、α0、β、R均為常數,而唯一的自變量θ的設置將直接影響加強筋布局的結構設計結果;
變量θ影響螺旋線起點和終點繞Z軸旋轉的角向位置和螺旋線長度,可用公式(105)表示:
式中θ0——柱面螺旋線起點繞Z軸旋轉的角向位置,用弧度表示
——整條柱面螺旋線繞Z軸旋轉的角度,用弧度表示
t——取值在[0,1]之間:當t=0時,θ=θ0,表示螺旋線起點繞Z軸旋轉的角向位置;當t=1時,表示螺旋線終點繞Z軸旋轉的角向位置;當0<t<1時,θ可以表示螺旋線上起點與終點之間任意一點繞Z軸旋轉的角向位置
在利用公式(101)~(104)設計機匣等格柵加強筋布局時需注意以下幾點:
公式(101)~(104)的利用需滿足在坐標系下,對于圓錐面機匣和圓柱面機匣,坐標系XC-YC平面與機匣進口截面重合,原點設置在機匣進口截面圓心上;對于圓錐面、圓柱面結合的機匣,為保證加強筋在圓錐面和圓柱面交界處的連續性,坐標系XC-YC平面與圓錐面和圓柱面交界面重合,原點設置在交界面圓心上;
公式(105)中共有θ0和兩個自變量,一般地,為保證加強筋在機匣上分布的對稱性,并方便建模,θ0可取值0;同時,考慮到螺旋線應貫穿整個機匣外表面,可在之間取值;
利用公式(101)~(105)設計出的是一條機匣表面貫穿機匣進出口截面的加強筋引導線,后續還需要根據機匣強度計算分析結果,得到合適的加強筋截面高度、寬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沈陽發動機設計研究所,未經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沈陽發動機設計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41460.9/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