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可控自形成阻擋層用Cu(Ge,Zr)合金的制備工藝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439672.3 | 申請日: | 2012-11-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00576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27 |
| 發明(設計)人: | 劉波;張彥坡;陳順禮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1L21/768 | 分類號: | H01L21/768;C23C14/3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可控 形成 阻擋 cu ge zr 合金 制備 工藝 | ||
1.一種可控自形成阻擋層用Cu(Ge,Zr)合金制備工藝,在常溫下實施,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驟:
a、清洗襯底材料:
將襯底材料Si(111)基體依次放入丙酮、無水乙醇中分別進行30分鐘超聲波清洗,干燥后放入真空室內,抽真空度至4.5×10-4?Pa;
b、沉積前對襯底的處理:
保持真空室真空為4.5×10-4?Pa條件下,采用偏壓反濺射清洗10分鐘、預濺射清洗5分鐘,去除Si襯底和靶材雜質;反濺射功率為100-200?W;預濺射功率為100-200?W;反濺射偏壓和預濺射偏壓分別為-500?V、-150?V;反濺射和預濺射氣體均為Ar;工作真空度為1.0-3.0?Pa;
c、沉積Cu(Ge,Zr)合金層:
采用氣相物理共濺射技術,在步驟b得到的Si(111)基體上使用磁控Cu靶、磁控Ge靶和直流Zr靶共濺射沉積Cu(Ge,Zr)合金層,沉積時間30-40秒;磁控Cu靶濺射功率為120-150?W;磁控Ge靶的濺射功率為100-120?W;直流Zr靶濺射功率為80-100?W;偏壓為-100到-300?V之間;工作氣氛Ar,Ar流量為180?Sccm;工作真空度為0.40-0.50?Pa;沉積完成后關閉磁控Cu靶、磁控Ge靶和直流Zr靶,關閉氣體Ar,恢復反應室真空為4.5×10-4?Pa,冷卻后出爐樣品即為Cu(Ge,Zr)合金層。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自形成阻擋層用Cu(Ge,Zr)合金制備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控Cu靶、磁控Ge靶和直流Zr靶純度均為99.99%。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自形成阻擋層用Cu(Ge,Zr)合金制備工藝,其特征在于:采用磁控Cu靶、磁控Ge靶和直流Zr靶共濺射沉積的方法,磁控Cu靶、磁控Ge靶與真空腔中心軸線方向呈45?夾角,直流Zr靶與真空腔中心軸線方向一致。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自形成阻擋層Cu(Ge,Zr)合金制備工藝,其特征在于:沉積過程中通過調節各磁控靶及直流靶的功率來控制Cu(Ge,Zr)合金中各組元的成份,磁控Cu靶濺射功率為150W,磁控Ge靶濺射功率為120W,直流Zr靶濺射功率為80W。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自形成阻擋層Cu(Ge,Zr)合金制備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c中的冷卻是在反應室基底真空為4.5×10-4條件下隨爐自然冷卻。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大學,未經四川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39672.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H01L 半導體器件;其他類目中不包括的電固體器件
H01L21-00 專門適用于制造或處理半導體或固體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設備
H01L21-02 .半導體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處理
H01L21-64 .非專門適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組的單個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導體器件之外的固體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處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處理過程中的測試或測量
H01L21-67 .專門適用于在制造或處理過程中處理半導體或電固體器件的裝置;專門適合于在半導體或電固體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處理過程中處理晶片的裝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內或其上形成的多個固態組件或集成電路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處理;集成電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