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膜切機檢測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439255.9 | 申請日: | 2012-11-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802156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21 |
| 發明(設計)人: | 劉興人;劉政良;彭駿逸 | 申請(專利權)人: | 聯藝機械企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6D5/00 | 分類號: | B26D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剛;李靜 |
| 地址: | 中國***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膜切機 檢測 方法 | ||
1.一種膜切機檢測方法,所述膜切機至少包含一刀座及一與所述刀座相對應的加工座,所述刀座安裝有一刀膜,所述加工座鋪設有一底紙及一補材,所述底紙包含一面材及一離型紙,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切機檢測方法包含如下步驟:
輸入一膜切參數,所述膜切參數包含一對應于所述刀膜的刀膜高度數值、一對應于所述底紙的底紙厚度數值以及一對應于所述補材的補材厚度數值;
將所述膜切參數與一膜切參數數據庫進行比對,而生成一對應的第一刀膜接觸行程;
使所述刀膜朝所述底紙運動以進行探刀并在所述刀膜接觸所述底紙時記錄一第二刀膜接觸行程;
比較所述第一刀膜接觸行程與所述第二刀膜接觸行程;以及生成一初級刀膜檢測結果。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膜切機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刀膜接觸行程及所述第二刀膜接觸行程進一步分別對應于兩個第一偏心傳動軸的轉動角度,所述第一偏心傳動軸用以轉動而連動所述刀座帶動所述刀膜向鋪設有所述底紙及所述補材的所述加工座移動,同時使所述刀膜接觸于所述底紙,比較所述第一刀膜接觸行程與所述第二刀膜接觸行程即為比較所述兩個第一偏心傳動軸的轉動角度,所述第一偏心傳動軸受驅動于一第一伺服馬達。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膜切機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切參數還對應于一第一刀膜切割行程,當所述刀膜接觸于所述底紙時,還包含依所述第一刀膜切割行程對所述底紙進行切割。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膜切機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刀膜對所述面材進行切割后,還包含對所述刀膜記錄一第二刀膜切割行程。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膜切機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含比較所述第一刀膜切割行程及所述第二刀膜切割行程,并顯示一次級刀膜檢測結果。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膜切機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刀膜切割行程及所述第二刀膜切割行程分別對應于一第二偏心傳動軸的兩個轉動角度,所述第二偏心傳動軸用以轉動而連動所述刀座帶動所述刀膜位于一有效切割刀壓位置同時使所述刀膜對所述底紙進行有效切割,比較所述第一刀膜切割行程與所述第二刀膜切割行程即為比較所述第二偏心傳動軸的兩個轉動角度,所述第二偏心傳動軸受驅動于一第二伺服馬達。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膜切機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含對所述第二刀膜切割行程所對應的所述第二偏心傳動軸的轉動角度進行一相對于水平0度增加或減少0度至90度的微調,以生成一切割修正角度,所述切割修正角度用以對應于所述刀膜對所述底紙的一切割深度。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膜切機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深度為所述面材的厚度。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膜切機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深度為所述面材及所述離型紙厚度的總和。
10.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膜切機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切機檢測方法還包含一開機程序,所述開機程序還包含一開機檢測步驟,
所述開機檢測步驟用以檢測所述第二偏心傳動軸是否位于一數學角度為0度的位置,以進行所述開機程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聯藝機械企業有限公司,未經聯藝機械企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39255.9/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