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含磷雜環阻燃共聚酯離聚物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438434.0 | 申請日: | 2012-11-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24702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2-13 |
| 發明(設計)人: | 王玉忠;張怡;陳力;何明昕;趙晶晶;倪延朋;翟筠秋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8G63/692 | 分類號: | C08G63/692;D01F6/84;D01F1/07 |
| 代理公司: | 成都科海專利事務有限責任公司 51202 | 代理人: | 唐麗蓉 |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含磷雜環 阻燃 聚酯 離聚物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含磷雜環阻燃共聚酯離聚物,該共聚酯離聚物是由下述Ⅰ、Ⅱ、Ⅲ表示的結構單元或Ⅰ、Ⅱ、Ⅳ表示的結構單元組成:
式中,R1為亞芳基,
式中,R2為C2~C10的亞烷基,
?或??????或
(A)???????????????????????(B)
???或??????[Ⅲ]
(C)???????????????????????(D)
式中,R3、R4、R5、R6為;X、Y為O或S原子;M1為金屬原子中的任一種;n為1~2的整數,
?或??????[Ⅳ]
(E)????????????????????(F)
式中,R7、R8、R9、R10、為或,相同或不相同;W、Z為O或S原子;M2為金屬原子中的任一種;m為1~2的整數,
其中Ⅲ的結構單元數為Ⅰ的結構單元數的0.1~20%,Ⅱ的結構單元數:[Ⅰ+Ⅲ]的結構單元數=1,Ⅳ的結構單元數為Ⅰ的結構單元數的0.1~20%,Ⅰ的結構單元數:[Ⅱ+Ⅳ]的結構單元數=1,各結構單元或其形成的鏈段是按羧基和羥基官能團任意連接組合,且該共聚酯離聚物的特性粘數[η]為0.2~1.1dL/g。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含磷雜環阻燃共聚酯離聚物,該共聚酯離聚物中Ⅲ的結構單元數為Ⅰ的結構單元數的1~15%,Ⅱ的結構單元數:[Ⅰ+Ⅲ]的結構單元數=1,Ⅳ的結構單元數為Ⅰ的結構單元數的1~15%,Ⅰ的結構單元數:[Ⅱ+Ⅳ]的結構單元數=1;其特性粘數[η]為0.62~1.0dL/g。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含磷雜環阻燃共聚酯離聚物,該共聚酯離聚物中結構單元Ⅱ中的R2為C2~C4的亞烷基;結構單元Ⅲ和Ⅳ中的M1和M2均為Na、K、Zn或Mg原子中的任一種。
4.一種權利要求1所述的含磷雜環阻燃共聚酯離聚物的制備方法,該方法是將二元酸或其酯化物和C2~C10多元醇的聚酯單體、催化劑按常規比例,采用常規的直接酯化法或酯交換法進行酯化后,經過縮聚反應制備而成。其特征在于在酯化反應前或酯化反應后縮聚前,在反應體系中加入按聚酯單體中二元酸或其酯化物的摩爾百分數計為0.1~20%的阻燃離子單體[i]或阻燃離子單體[ii]。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含磷雜環阻燃共聚酯離聚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中加入的按聚酯單體中二元酸或其酯化物的摩爾百分數計為1~15%阻燃離子單體[i]或阻燃離子單體[ii]。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大學,未經四川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38434.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