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居民小區內的花園式雨水處理回用一體化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437904.1 | 申請日: | 2012-11-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10787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2-06 |
| 發明(設計)人: | 柴宏祥;龔浩;申隨兵;李珅;鄒博宇;李麗敏;胡學斌;何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2F9/14 | 分類號: | C02F9/14 |
| 代理公司: | 重慶大學專利中心 50201 | 代理人: | 唐開平 |
| 地址: | 400044 ***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居民 區內 花園 雨水 處理 一體化 系統 | ||
1.一種用于居民小區內的花園式雨水處理回用一體化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居民小區內的低勢綠地(1)中的棄流進水渠(2)、折流式控水處理池(3)和過濾蓄水池(4),棄流進水渠(2)圍繞在折流式控水處理池(3)和過濾蓄水池(4)的周圍,過濾蓄水池(4)的溢流出水邊將環形的棄流進水渠(2)隔斷,折流式控水處理池(3)與過濾蓄水池(4)緊連,所述折流式控水處理池(3)由內墻分成多個網格塊(6),每個網格塊(6)留有雨水漫流的豁口,各網格塊(6)覆蓋有植物,折流式控水處理池(3)的底層有改良土壤層(11)和下層填料層(19)。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花園式雨水處理回用一體化系統,其特征在于:棄流進水渠(2)緊靠低勢綠地(1)一側的渠堤上開有多個堰式進水口(7),在棄流進水渠(2)中段內壁上開有折流式控水處理池進水口(9),在折流式控水處理池(3)與過濾蓄水池(4)相鄰的內壁上設有蓄水池進水口(5)。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花園式雨水處理回用一體化系統,其特征在于:棄流進水渠(2)內距離渠底面一定高度位置設有與折流式控水處理池進水口(9)等高的雨水篦(10);棄流進水渠(2)渠堤的底部安裝有小區雨水管道(8);棄流進水渠(2)的渠底低勢處設進水渠排水口(18)。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花園式雨水處理回用一體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式控水處理池(3)包括外墻(14)和內墻,其中內墻包括骨架墻(12)和配水墻(13),外墻高(14)于骨架墻(12),骨架墻(12)高于配水墻(13),配水墻(13)高于蓄水池進水口(5);配水墻(13)開有讓雨水流出的豁口。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花園式雨水處理回用一體化系統,其特征在于:由所述的骨架墻(12)和配水墻(13)依序排列構成的網格塊(6)為矩形,每個網格塊(6)中的兩個豁口按對角位置設置。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花園式雨水處理回用一體化系統,其特征在于:過濾蓄水池(4)一面墻體與折流式控水處理池(3)共用,還有一面溢流出水邊的墻體與低勢綠地(1)邊緣相鄰接,其余墻體由棄流進水渠(2)包圍,過濾蓄水池(4)的墻體比折流式控水處理池(3)的墻體深,過濾蓄水池(4)頂口覆蓋有碎石過濾層(15),過濾蓄水池(4)底部分上、下兩個階梯層,其中靠近過濾蓄水池進水口5的上層為過濾層,下層為吸水坑。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花園式雨水處理回用一體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碎石過濾層(15)鋪設在柵板承托裝置上,由兩檔粒級碎石級構成,上層為粗粒級碎石層,下層為細粒級碎石層,中間由一層土工布隔開。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花園式雨水處理回用一體化系統,其特征在于:過濾蓄水池(4)溢流出水邊的墻體上位于碎石過濾層(15)上部設有溢流出水渠(16),位于碎石過濾層(15)下部設有溢流出水管(17)。
9.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花園式雨水處理回用一體化系統,其特征在于:過濾蓄水池(4)頂口的碎石過濾層(15)上還設有檢查井(20)和通風管(21),過濾蓄水池(4)墻體上設有爬梯,過濾蓄水池(4)底部的吸水坑中設有吸水坑出水管和潛污泵。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大學,未經重慶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37904.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果蔬容重比對儀
- 下一篇:一種自聚光全玻璃太陽能真空集熱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