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密板密孔粘滯阻尼器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437563.8 | 申請日: | 2012-11-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12879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2-06 |
| 發明(設計)人: | 張延年;汪青杰;徐春一;鄭怡;劉陽 | 申請(專利權)人: | 沈陽建筑大學 |
| 主分類號: | E04B1/98 | 分類號: | E04B1/98 |
| 代理公司: | 遼寧沈陽國興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21100 | 代理人: | 劉文生 |
| 地址: | 110032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密板密孔粘滯 阻尼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建筑結構振動控制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建筑結構振動控制的建筑用密板密孔粘滯阻尼器。
背景技術
地震災害具有突發性和毀滅性,嚴重威脅著人類生命、財產的安全。世界上每年發生破壞性地震近千次,一次大地震可引起上千億美元的經濟損失,導致幾十萬人死亡或嚴重傷殘。我國地處世界上兩個最活躍的地震帶上,是遭受地震災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地震造成的人員傷亡居世界首位,經濟損失也十分巨大。地震中建筑物的大量破壞與倒塌,是造成地震災害的直接原因。地震發生時,地面振動引起結構的地震反應。對于基礎固接于地面的建筑結構物,其反應沿著高度從下到上逐層放大。由于結構物某部位的地震反應(加速度、速度或位移)過大,使主體承重結構嚴重破壞甚至倒塌;或雖然主體結構未破壞,但建筑飾面、裝修或其它非結構配件等毀壞而導致嚴重損失;或室內昂貴儀器、設備破壞導致嚴重的損失或次生災害。為了避免上述災害的發生,人們必須對結構體系的地震反應進行控制,并消除結構體系的“放大器”作用。
20世紀初,日本大森房吉教授提出的抗震計算方法以及佐野利器博士提出的地震系數法均沒有考慮結構的動力特性,后來人稱之為抗震設計的靜力理論,為了抗御地震,多傾向于采用剛強的建筑結構,即“剛性結構體系”,但是這種結構體系很難真正實現,也不經濟,只有極少數的重要建筑物采用這種結構體系。隨著社會的發展,建筑物越來越龐大、復雜,人們對建筑物的安全性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在合理的經濟范圍內達到預期的設防目標更加困難,在安全性與經濟性之間,人們面臨兩難選擇。其次,人們對地震的認識還不夠,預測結構物地震反應與其實際地震反應還有一定差距,因而所采取的抗震措施也不完全合理。抗震理論發展的第一次突破是在20世紀50年代初,美國的M?A?Biot等人提出抗震設計的反應譜理論。這時人們開始考慮地震動和建筑物之間的動力特性關系,提出了“延性結構體系”。同最早的設計方法相比,延性設計方法已經帶有對能量進行“疏導”的思想,因此它具有一定的科學性。然而,結構物要終止振動反應,必然要進行能量轉換或消耗。這種抗震結構體系,容許結構及承重構件(柱、梁、節點等)在地震中出現損壞,即依靠結構及承重構件的損壞消耗大部分能量,往往導致結構構件在地震中嚴重破壞甚至倒塌,這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合理也是不安全的。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人們對抗震減震、抗風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某些重要的建筑物(如紀念性建筑、裝飾昂貴的現代建筑和核電站等)不允許結構構件進入非彈性狀態,使“延性結構體系”的應用日益受到限制,這些都成為結構工程技術人員面臨的現實而重大的課題。各國學者積極致力于新的抗震結構體系的探索和研究,1972年美藉華裔學者姚治平(J?T?P?Yao)教授第一次明確提出了土木工程結構振動控制的概念。姚認為結構的性能能夠通過控制手段加以控制,以使它們在環境荷載作用下,能保持在一個指定的范圍內,為確保安全,結構位移需要限制,從居住者的舒適方面考慮,加速度需要限制。土木工程結構振動控制可以有效地減輕結構在地震、風、車輛、浪、流、冰等動力作用下的反應和損傷積累,有效地提高結構的抗震能力和抗災性能。這樣抗震理論又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粘滯阻尼器是根據流體運動,特別是當流體通過節流孔時會產生粘滯阻力的原理而制成的。它是一種與剛度、速度相關型阻尼器。廣泛應用于高層建筑、橋梁、建筑結構抗震改造、工業管道設備抗振、軍工等領域。一般的油阻尼器用鋼制的油缸與活塞代替水槍筒與壓桿。并在活塞上設置細小的油孔,代替水的出口。當油體通過狹小的阻尼孔時,阻尼器吸收的能量通過流體抵抗轉換為熱能。
目前研究開發的粘滯阻尼器有中國專利號201110324602.9公開了一種名稱為“一種在線可變阻尼粘滯阻尼器”發明專利;中國專利號200810040841.X公開了一種名稱為“帶有軸向限位裝置的粘滯阻尼器?”的發明專利;中國專利號200810040842.4公開了一種名稱為“帶有徑向限位裝置的粘滯阻尼器”發明專利;中國專利號200910027946.6公開了一種名稱為“螺旋孔式粘滯阻尼器”的發明專利;中國專利號200910027945.1公開了一種名稱為“可控式粘滯阻尼器”發明專利;中國專利號201010136260.3公開了一種名稱為“無軸防泄漏粘滯阻尼器”的發明專利;中國專利號201010293529.9公開了一種名稱為“一種帶限位裝置的粘滯阻尼限位方法及粘滯阻尼器”發明專利;中國專利號201010282535.4公開了一種名稱為“一種粘滯阻尼器”的發明專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沈陽建筑大學,未經沈陽建筑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3756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防爬器
- 下一篇:一種機加工刨床傳動機構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E04B 一般建筑物構造;墻,例如,間壁墻;屋頂;樓板;頂棚;建筑物的隔絕或其他防護
E04B1-00 一般構造;不限于墻,例如,間壁墻,或樓板或頂棚或屋頂中任何一種結構
E04B1-02 .主要由承重的塊狀或板狀構件構成的結構
E04B1-16 .堆料結構,例如混凝土在現場以澆制或類似方法成型的結構,同時利用或不利用附加構件,例如,永久性結構、由承重材料覆蓋的基礎
E04B1-18 .包含長形承重部件的結構,例如,包含柱,大梁,骨架
E04B1-32 .拱形結構;穹窿頂的結構;折板結構
E04B1-34 .特種結構,例如,用由桅桿結構或封閉的電梯井或樓梯間等塔式結構支承的懸吊或懸臂桿件;與彈性穩定性有關的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