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海洋鉆井平臺用鋼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210435768.2 | 申請日: | 2012-11-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89674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14 |
| 發(fā)明(設計)人: | 華兆紅 | 申請(專利權)人: | 無錫市森信精密機械廠 |
| 主分類號: | C22C38/50 | 分類號: | C22C38/5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楊小雙 |
| 地址: | 214100 江蘇省無錫市錫山***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海洋 鉆井平臺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鋼鐵冶金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海洋鉆井平臺用鋼。
背景技術
中國專利申請?zhí)枮?00810119506.9公開了一種“控軋控冷海洋平臺用鋼及其生產(chǎn)方法”,其化學組分及重量百分比含量為:C?0.05~0.09%,Mn?1.20~1.60%,Si?0.20~0.50%,Nb?0.03~0.05%,Ti?0.010~0.020%,V?0.03~0.06%,S≤0.005%,Als?0.020~0.040%,P≤0.015%,余量為Fe及雜質(zhì)。采用熱機械控制工藝過程(TMCP)進行生產(chǎn),將按成分冶煉好的鋼水澆鑄成220~250mm厚板坯;將坯料裝入板坯加熱爐加熱,出爐進行軋制。粗軋開軋溫度在1060~1160℃;精軋開軋溫度在840~940℃;終軋溫度在780~820℃;軋制鋼板厚度10~60mm。開始冷卻溫度在760~810℃;終止冷卻溫度在550~650℃;冷卻速率在10~17℃/s。其不足在于:采用TMCP工藝生產(chǎn)的鋼板微觀組織結(jié)構不均勻,帶狀組織嚴重,雖然可應用于海洋平臺鋼結(jié)構建造,但不是一種理想的抗層狀撕裂鋼,因為其Zz≥35%,僅滿足基本技術要求,富裕量較小,在施工中仍會發(fā)生層狀撕裂的問題。
另一項中國專利申請?zhí)枮?4115981.7的文獻,其公開了一種“適于高溫多濕環(huán)境的耐海水腐蝕鋼及其制造方法”,通過鑄造、熱軋后以3~20℃/sec的冷速加速冷卻,在400℃~600℃溫度范圍停止加速冷卻,然后空冷。其不足在于:微合金化元素太多,包括難于控制的元素N、REM等,冶煉過程中不易操作,難于控制其成分精度,增加了生產(chǎn)難度,提高了成本,并且成形過程中采用軋后控制冷速冷卻工藝,降低了設備利用率和生產(chǎn)效率,難于在實際生產(chǎn)過程中推廣應用。
類似的,另一項中國專利申請200610024179.X公開了“一種耐海水腐蝕鋼及其生產(chǎn)方法”,該兩項耐海水腐蝕鋼專利技術的化學成分十分復雜,而且對難于控制的合金元素提出了精度要求,顯著增加了生產(chǎn)難度和成本。鋼中價格昂貴的合金元素Mo含量較高,是一種不經(jīng)濟的鋼種,且鋼中Al含量很高,給生產(chǎn)該鋼種帶來很大困難,尤其是在澆鑄過程中,形成的含Al氧化物及氮化物容易堵塞澆鑄水口,造成生產(chǎn)事故。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海洋鉆井平臺用鋼,該鋼具有良好的抗腐蝕性能,適于海洋鉆井平臺使用,并具有良好的抗層狀撕裂性能。
為達此目的,本發(fā)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海洋鉆井平臺用鋼,所述鋼的化學成分以重量百分數(shù)計為:C:0.12-0.15%,Si:0.40-0.60%,Mn:0.60-0.80%,Cr:2.00-2.20%,Al:0.10-0.30%,Mo:0.50-0.70%,P≤0.015%,S≤0.010%,Cu:0.20-0.40%,Ni:1.20-1.40%,Ti:0.025-0.045%,[N]≤0.030%,[O]≤0.0025%,余為Fe和不可避免的雜質(zhì)。
優(yōu)選,所述鋼的化學成分以重量百分數(shù)計為:C:0.12-0.14%,Si:0.45-0.55%,Mn:0.65-0.75%,Cr:2.05-2.15%,Al:0.15-0.25%,Mo:0.55-0.65%,P≤0.015%,S≤0.010%,Cu:0.25-0.35%,Ni:1.25-1.35%,Ti:0.03-0.04%,[N]≤0.030%,[O]≤0.0025%,余為Fe和不可避免的雜質(zhì)。
最優(yōu)選,所述鋼的化學成分以重量百分數(shù)計為:C:0.13%,Si:0.50%,Mn:0.70%,Cr:2.10%,Al:0.20%,Mo:0.60%,P≤0.015%,S≤0.010%,Cu:0.30%,Ni:1.30%,Ti:0.035%,[N]≤0.030%,[O]≤0.0025%,余為Fe和不可避免的雜質(zhì)。
以下簡述本發(fā)明鋼中選定各合金元素及成分范圍的理由:
C是鋼中較為有效、經(jīng)濟的間隙強化元素,控制鋼中一定C含量可保障鋼的強度,但是過高的C含量會增加偏析程度,降低抗撕裂性能,且使鋼的斷裂韌性顯著降低,綜合平衡鋼的力學性能和抗撕裂性能,故將C含量的取值范圍確定為:0.12-0.15%。
Si是一種廉價的置換強化元素,加入鋼中可顯著提高鋼的強度,如果鋼中Si含量偏高,會使鋼的韌性,尤其使低溫韌性明顯降低。
Mn不僅可以增加鋼的強度,還可以降低鋼的相變溫度,通過控制軋制過程,細化晶粒,在提高鋼的強度同時提高其斷裂韌性,但若鋼中Mn含量偏高,則會形成數(shù)量較多的MnS。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無錫市森信精密機械廠,未經(jīng)無錫市森信精密機械廠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35768.2/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一種高速列車車輪的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軋機軸承用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