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集裝箱防盜監控系統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435269.3 | 申請日: | 2012-11-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23414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2-13 |
| 發明(設計)人: | 阮觀強;周子木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電機學院 |
| 主分類號: | B65D90/64 | 分類號: | B65D90/64 |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鄭瑋 |
| 地址: | 200240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集裝箱 防盜 監控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子控制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集裝箱防盜監控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全球經濟的發展,物流運輸逐漸被人們所重視,其中,集裝箱運輸是一種主要的貨運運輸方式,但由于集裝箱多是長距離、長時間運輸,導致運輸過程中的物流管理成為了一大難題。近年來,不乏有在物流集裝箱運輸過程中發生集裝箱盜竊的案件,給用戶帶來了極大的損失。因此,集裝箱運輸的安全性成為一項重要的工作。
現有的集裝箱鎖主要是以單一的機械鎖為主,如物理鎖扣。此類型鎖扣防盜性較差,被盜時也不能自動發出警報或記錄下被盜事件,對貨物安全、日后破案和責任的認定帶來了很多不便。并且,由于集裝箱的裝箱、運輸、解封時都缺乏嚴格的監控,導致集裝箱在運輸過程中被盜時發現不及時,發貨人、承運人以及收貨人之間責任不明確,為集裝箱運輸帶來諸多不便。
因此,如何提高集裝箱的運輸安全性是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一個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集裝箱防盜監控系統,以克服現有技術中集裝箱鎖防盜性差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集裝箱防盜監控系統,包括電源、導體鎖扣、控制器、無線電信號發射器以及PC機,其中,所述導體鎖扣設置在集裝箱門上,所述導體鎖扣分別與所述電源和所述控制器相連,所述無線電信號發射器也與所述控制器相連,且所述無線電信號發射器與所述PC機遠程無線連接。
作為優選,所述控制器為單片機。
作為優選,所述PC機的數目不少于1臺。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集裝箱防盜監控系統,包括電源、導體鎖扣、控制器、無線電信號發射器以及PC機,其中,所述導體鎖扣設置在集裝箱門上,所述導體鎖扣分別與所述電源和所述控制器相連,所述無線電信號發射器也與所述控制器相連,且所述無線電信號發射器與所述PC機遠程無線連接。本發明在導體鎖扣的基礎上加裝電源、控制器以及無線電信號發射器,從而監控和記錄集裝箱門的打開、關閉時間,以達到防止集裝箱被盜竊的目的。本發明使得集裝箱在運輸過程中實現數字化、信息化管理,對于打開和關閉集裝箱門有了詳細、明確的記錄,同時也明確了發貨人、承運人以及收貨人之間的運輸責任,規范了運輸管理制度,從而提高了集裝箱的運輸安全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一具體實施方式中集裝箱防盜監控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0-電源、20-導體鎖扣、30-控制器、40-無線電信號發射器、50-集裝箱門。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能夠更加明顯易懂,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做詳細的說明。需說明的是,本發明附圖均采用簡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準的比例,僅用以方便、明晰地輔助說明本發明實施例的目的。
請參照圖1,本發明提供一種集裝箱防盜監控系統,包括電源10、導體鎖扣20、控制器30、無線電信號發射器40以及PC機(圖中未示出)。其中,所述導體鎖扣20設置在集裝箱門50上,所述導體鎖扣20分別與所述電源10和所述控制器30相連,所述無線電信號發射器40也與所述控制器30相連,且所述無線電信號發射器40與所述PC機遠程無線連接。本發明中的控制器30控制導體鎖扣20,能夠記錄下集裝箱門50的開啟時間,以此界定集裝箱開箱的合法性,如果遇到運輸過程中被盜竊,也可以明確其責任,從而達到防止集裝箱被盜竊的目的。
請參照圖1,作為優選,所述控制器30為單片機,集裝箱門50關閉時,導體鎖扣20處于閉合狀態,單片機接收到從電源10處發出的高電平信號1,集裝箱門50打開時,導體鎖扣20斷開,因此,單片機接收到的是低電平信號0。單片機根據接收到的信號(1或者0)后,向無線電信號發射器40發出指令,無線電信號發射器40向PC機發射信號,表示集裝箱門50被打開以及打開時間或者關閉以及關閉時間,從而全程監控集裝箱狀態。
請參照圖1,作為優選,所述PC機的數目不少于1臺,所述無線電信號發射器40可以同時向多臺PC機發射信號,由于集裝箱運輸過程中需要多人參與,如:發貨人、承運人以及收貨人,使用多臺PC機明確記錄打開和關閉集裝箱的時間信息,明確了發貨人、承運人以及收貨人之間的責任,規范了運輸管理規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電機學院,未經上海電機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35269.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