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降低生物質循環流化床鍋爐氮氧化物排放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434773.1 | 申請日: | 2012-11-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66945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13 |
| 發明(設計)人: | 韓旭;張巖豐;曹民俠;李宏 | 申請(專利權)人: | 陽光凱迪新能源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3C10/18 | 分類號: | F23C10/18;F23J7/00;B01D53/78;B01D53/56 |
| 代理公司: | 武漢開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胡鎮西 |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漢市***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降低 生物 循環 流化床 鍋爐 氧化物 排放 方法 | ||
1.一種降低生物質循環流化床鍋爐氮氧化物排放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生物質循環流化床鍋爐(1)排出的煙氣導入除塵器(2)中,去除其中絕大部分的粉塵雜質,獲得較為潔凈的煙氣;
2)將所得較為潔凈的煙氣中的一部分從生物質循環流化床鍋爐(1)的一次風入口(1b)引入到一次風室(1d)中進行循環,以降低一次風的氧含量,進而降低生物質循環流化床鍋爐(1)的爐膛燃燒溫度;
3)與此同時,將脫氮還原劑從生物質循環流化床鍋爐(1)的二次風入口(1a)噴入其中,利用二次風使霧化的脫氮還原劑與爐膛內的煙氣充分混合,進而使其中的氮氧化物與脫氮還原劑發生化學反應而被脫除。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生物質循環流化床鍋爐氮氧化物排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中,脫氮還原劑采用尿素水溶液、氨水溶液、胺化合物水溶液中的一種,各溶液的質量百分比濃度為40~60%。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降低生物質循環流化床鍋爐氮氧化物排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中,脫氮還原劑霧滴顆粒的平均直徑為100~1000μm。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降低生物質循環流化床鍋爐氮氧化物排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中,通過調整二次風噴入時的溫度,控制生物質循環流化床鍋爐(1)的二次風入口(1a)處的爐膛溫度在800~900℃的范圍內。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降低生物質循環流化床鍋爐氮氧化物排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通過調整引入到一次風室(1d)中的循環煙氣量,使爐膛底部處于欠氧燃燒狀態,來控制生物質循環流化床鍋爐(1)的燃料入口(1e)處爐膛溫度在800~900℃的范圍內。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降低生物質循環流化床鍋爐氮氧化物排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通過調整引入到一次風室(1d)中的循環煙氣量,使爐膛底部處于欠氧燃燒狀態,來控制生物質循環流化床鍋爐(1)的燃料入口(1e)處爐膛溫度在800~900℃的范圍內。
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降低生物質循環流化床鍋爐氮氧化物排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中,將生物質循環流化床鍋爐(1)內脫氮還原劑與氮氧化物反應的停留時間控制在0.5~2s的范圍內。
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降低生物質循環流化床鍋爐氮氧化物排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中,將生物質循環流化床鍋爐(1)內脫氮還原劑與氮氧化物反應的停留時間控制在0.5~2s的范圍內。
9.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降低生物質循環流化床鍋爐氮氧化物排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中,將生物質循環流化床鍋爐(1)內脫氮還原劑與氮氧化物反應的停留時間控制在0.5~2s的范圍內。
10.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降低生物質循環流化床鍋爐氮氧化物排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中,將生物質循環流化床鍋爐(1)內脫氮還原劑與氮氧化物反應的停留時間控制在0.5~2s的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陽光凱迪新能源集團有限公司,未經陽光凱迪新能源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34773.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