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乙烯裝置副產的加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433557.5 | 申請日: | 2012-11-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89037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14 |
| 發明(設計)人: | 關明華;許杰;張忠清;姚春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撫順石油化工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C10G67/14 | 分類號: | C10G67/1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728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乙烯 裝置 加工 方法 | ||
1.一種乙烯裝置副產的加工方法,所述加工方法包括:乙烯焦油和重苯混合后首先通過熱裂解反應區,所得裂解氣進入催化反應區,與其中的催化劑接觸發生催化反應,所得反應流出物經冷凝后進入油水分離器,分離得到氣體產物和液相油品,所述的氣體產物經收集作為燃料氣,液相油品經分餾得到輕餾分和重餾分,切割點為180~220℃,所述輕餾分和乙烯裂解C9餾分混合后進入加氫反應區,依次經過預加氫精制反應區和加氫精制反應區,所述重餾分依次通過重餾分加氫精制反應區和加氫裂化反應區,所得輕餾分加氫產物和重餾分加氫裂化產物混合進入分離系統,得到汽油和柴油餾分。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乙烯焦油和重苯進料重量比為10:1~15:1。
3.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熱裂解反應區的操作條件為:反應溫度為100~520℃,反應壓力常壓~0.80MPa。
4.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反應區的反應溫度為60~350℃。
5.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反應區所用的催化劑為HY、Ni-REY、HZSM-5、HC-1分子篩催化劑、改質催化劑SiO2/Al2O3中的任一種或幾種,所述的催化劑用量為乙烯焦油重量的0.5%~2.0%。
6.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熱裂解反應區和催化反應區在同一個反應器內或者分別在不同的反應器內。
7.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輕餾分和乙烯裂解C9餾分重量比為1:2~1:4。
8.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輕餾分的預加氫精制反應區和加氫精制反應區在同一個反應器內,或者分別在不同的反應器內,預加氫精制催化劑和加氫精制催化劑的裝填體積比為1:1~3:1。
9.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餾分的加氫精制反應區和加氫裂化反應區在同一個反應器內,或者分別在不同的反應器內;所述的加氫精制反應區從上至下依次裝填加氫保護催化劑和加氫精制催化劑,所述的加氫裂化反應區裝填加氫裂化催化劑,加氫精制催化劑和加氫裂化催化劑的裝填體積比為1:1~3:1,加氫保護催化劑占加氫精制催化劑裝填體積的5%~40%。
10.按照權利要求8或9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氫精制催化劑以氧化鋁、含硅氧化鋁或含硅和磷的氧化鋁為載體,以催化劑的重量為基準,第VIB族活性金屬含量以氧化物計為10%~35%,第VIII族活性金屬含量以氧化物計為3%~15%,該催化劑性質如下:比表面積為100~350m2/g,孔容為0.15~0.60ml/g。
11.按照權利要求9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氫裂化催化劑是采用含無定形硅鋁和分子篩的加氫裂化催化劑。
12.按照權利要求9或11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氫裂化催化劑組成如下,以催化劑的重量為基準:Y分子篩或β分子篩10%~40%,無定形硅鋁20%~60%,第VIB族加氫活性組分的含量以氧化物計為15%~40%,第VIII族加氫活性組分的含量以氧化物計為1%~10%,余量為小孔氧化鋁;該催化劑的性質如下:比表面為180~300m2/g,孔容為0.25~0.45ml/g。
13.按照權利要求9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氫保護催化劑是以ⅥB族和/或第Ⅷ族金屬為活性金屬組分,以氧化鋁或含硅氧化鋁為載體,第ⅥB族金屬為Mo和/或W,第Ⅷ族金屬為Co和/或Ni;以催化劑的重量計,活性金屬含量以氧化物計為0.5wt%~18wt%。
14.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輕餾分和乙烯裂解C9餾預加氫精制反應區的操作條件為:反應溫度為120~150℃、氫分壓為1.5~3.5MPa、氫油體積比為100:1~300:1、液時體積空速為3.0~6.0h-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撫順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經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撫順石油化工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33557.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露天轉地下礦山的一種過渡銜接開采技術
- 下一篇:推桿排水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