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兩相加氫反應器中的溶氫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432668.4 | 申請日: | 2012-11-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89005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14 |
| 發明(設計)人: | 王喜彬;郭蓉;曾榕輝;蔣立敬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撫順石油化工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C10G45/02 | 分類號: | C10G45/02;C10G45/44;C10G47/00;C10G65/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728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兩相 加氫 反應器 中的 方法 | ||
1.一種兩相加氫反應器的溶氫方法,在兩相加氫反應器內設置至少兩個催化劑床層,采用上進料下出料的操作方式;其特征在于:在至少一個催化劑床層上部設置溶氫設備;溶氫設備包括液相收集盤、氣相循環通道和氣相隔離盤,液相收集盤設置在氣相隔離盤的上部;液相收集盤上設置至少一個文丘里型噴嘴,氣相隔離盤上方與液相收集盤下方所圍成的空間為氣相室,氣相室設置補充氫氣入口;文丘里型噴嘴的下端穿過氣相隔離盤;氣相隔離盤下部與文丘里型噴嘴對應下部設置氫氣導流筒,氫氣導流筒與文丘里型噴嘴下部之間形成環隙;氣相隔離盤與下部的催化劑床層之間設置氣液分離空間,并設置反應后氣相的排出通道,氣液分離空間與氣相室之間設置連接通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氫氣導流筒與文丘里型噴嘴下部之間形成環隙的量小處間隙為5~50mm。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文丘里型噴嘴下端開口截面積之和為反應器進料口截面積的0.5~2倍。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液相物料均勻分布到各文丘里型噴嘴中,噴射出高速液流,高速液流流出擴大段時產生負壓,將氣相室中氣相吸入;在液流所形成的強烈的湍流場中,氣相被分割成大量而穩定的微氣泡,從而實現氣液傳質,氫氣溶解在油中。
5.一種兩相加氫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權利要求1至4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兩相加氫反應器的溶氫方法。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沸程大于120℃的任意餾分油為原料,在加氫條件下,進行兩相加氫反應,反應液相流出物部分循環回反應器。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兩相加氫工藝操作條件為:反應溫度100~400℃,優選260~380℃;反應壓力1.5~8.0MPa,優選2.0~6.0MPa;體積空速0.6~5.0h-1,優選1.0~2.5h-1;循環油與新鮮原料體積混合體積比為0.5:1~6.0:1,優選1:1~3:1。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催化劑床層間溶氫設備補充的氫氣量按氣液體積比1:1~100:1,優選5:1~50:1確定。
9.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兩相加氫工藝中使用的加氫催化劑為常規的加氫處理催化劑,其中催化劑的活性金屬組分為鎳、鈷、鉬或鎢一種或幾種,催化劑在使用前進行硫化處理,將活性金屬組分轉化為硫化態。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加氫處理催化劑組成以重量百分比計可以包括:鎳或鈷按其氧化物計為0.5%~10%,鉬或鎢按其氧化物計為1%~3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撫順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經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撫順石油化工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32668.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高酸原油臨氫水熱裂解的方法
- 下一篇:一種人參種子處理劑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