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測試電磁屏蔽織物屏蔽效能的裝置及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432490.3 | 申請日: | 2012-11-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37679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2-20 |
| 發明(設計)人: | 劉哲;汪秀琛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原工學院 |
| 主分類號: | G01R31/00 | 分類號: | G01R31/00;G01R1/04 |
| 代理公司: | 鄭州中原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張紹琳;鄭園 |
| 地址: | 451191 河南省鄭***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測試 電磁 屏蔽 織物 效能 裝置 方法 | ||
1.一種測試電磁屏蔽織物屏蔽效能的裝置,包括屏蔽箱、信號發射裝置、信號接收裝置及織物握持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屏蔽箱由金屬屏蔽板制作而成,屏蔽箱前、后兩端分別安裝有可穿過導線的前密封門和后密封門,屏蔽箱內設有遮擋框及織物握持夾;信號發射裝置主要由信號發生器、發射天線及發射支架組成;信號接收裝置主要由信號接收器、網絡分析儀及接收支架組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測試電磁屏蔽織物屏蔽效能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屏蔽箱為長方體,由內部極為光滑的金屬金屬屏蔽板制作而成,長度為20cm-300cm,高度為20cm~120cm,寬度為20cm~120cm,金屬屏蔽板的厚度為0.1cm-3.5cm;前、后密封門分別通過活頁與屏蔽箱連接,前、后密封門的內側面設有凸起,凸起與屏蔽箱的內徑相配合;前、后密封門上分別設有防電磁干擾的導線小孔。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測試電磁屏蔽織物屏蔽效能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后密封門內設有中空通道及導線小孔,導線小孔由內孔和外孔組成,內孔和外孔由中空通道連通,內孔和外孔的直徑均在0.2cm-2cm;內孔深度為0.1cm-1.5cm,與屏蔽箱內部相通,與屏蔽箱外部不相通;外孔深度為0.1cm-1.5cm,與屏蔽箱外部連通,與屏蔽箱內部不連通。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測試電磁屏蔽織物屏蔽效能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遮擋框為中空結構,厚度為0.1cm-2cm,邊緣寬度為0.2cm-5cm,距后密封門的距離為整個屏蔽箱長度的1/10至9/10;織物握持夾緊靠在遮擋框后,主要由主板、壓布框構成。
5.織物握持夾四周貼有對電磁波透明的毛絨材質。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測試電磁屏蔽織物屏蔽效能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織物握持夾主板由主板框、內凹框、旋轉軸、旋轉片及中空夾放織物部分組成,主板框與內凹框為一體,主板框與內凹框寬度總和小于遮擋框的邊緣寬度0.1cm-0.3cm;旋轉軸及旋轉片至少4組,分別設置在主板的四個角上;壓布框為中空結構,其邊緣寬度比內凹框寬度小0.01cm-0.2cm。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測試電磁屏蔽織物屏蔽效能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信號發生器放置在屏蔽箱外,發射天線安裝在發射支架上并通過導線與信號發生器連接,發射支架放置在屏蔽箱底面遮擋框前面的位置;網絡分析儀放置在屏蔽箱外,信號接收器安裝在接收支架上并通過導線與網絡分析儀連接,接收支架放置在屏蔽箱底面遮擋框后面的位置。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測試電磁屏蔽織物屏蔽效能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發射支架和接收支架均為可調節高度的支架。
9.根據權利要求1~7中任意一項所述的測試電磁屏蔽織物屏蔽效能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測試方法如下:根據實驗要求調解發射天線及信號接收器,選擇待測試的電磁屏蔽織物樣本,用織物握持夾夾緊,從后密封門放置到遮擋框后方,與遮擋框緊貼;將發射天線與信號發生器正確連接,信號接收器與網絡分析儀相連;關閉前、后密封門,選擇發射頻率發射信號,通過信號接收裝置中的網絡分析儀的數據計算織物屏蔽效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原工學院,未經中原工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32490.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