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注塑模具用流道系統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431779.3 | 申請日: | 2012-11-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22680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2-13 |
| 發明(設計)人: | 夏發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昆山騰宇鑫金屬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45/27 | 分類號: | B29C45/27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振邦律師事務所 11389 | 代理人: | 李朝輝 |
| 地址: | 215322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注塑 模具 用流道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模板控制裝置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注塑模具用流道系統。
背景技術
現代工業中,對零部件的加工要求是越來越高。零部件的加工,模具是一個關鍵,各種各樣的模具應運而生。目前,現有的射出成型模具通常包括公模、母模以及流道,該公模和母模合模后形成一型腔,熱澆道與型腔相連通,從射出成型機的熱嘴噴出的熔融塑膠通過該熱流道注入到該型腔內以成型出注塑產品。在這個過程中,一般流道進澆方式為側進澆式。注塑完畢開模時,由于料頭留在公模,開模完畢,料頭有留在公模的可能。這樣,模具在生產中,無法實現正常的自動化生產,導致出現廢品,甚至機械故障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嚴重時會影響正常的生產。同時,現有的流道在頂出時容易產生膠粉,加工繁瑣,并且容易將流道拉出公模內。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種結構簡單、避免流道在頂出時產生膠粉,加工簡單方便的注塑模具用流道系統。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注塑模具用流道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流道主體和連通流道主體的若干橫向流道,橫向流道的端部連通有若干流道分體;所述流道主體與橫向流道之間設置有若干拉料骨。
進一步地說:
所述拉料骨共有均勻分布的六片,相鄰兩片之間的角度為60°。
更進一步地說:
所述橫向流道為一根,流道主體與拉料骨設置在橫向流道的中間位置;所述橫向流道的兩端分別設置有兩根相互平行的流道分體。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包括流道主體,流道主體的下端設置有拉料骨和橫向流道,橫向流道的兩端分別設置有兩根相互平行的流道分體。這樣的設計,保證了模具注塑完畢后完全把料頭拉住,留在公模中,且此拉料骨又可以做冷料井用,避免剛注塑時頭部的塑膠進入模具產品內部,從而改善產品品質。本發明避免流道在頂出時產生膠粉,加工簡單方便,便于加工電極標準化,同時拉料骨又可以做冷料井用,可完全拉住流道留在公模內。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拉料骨;2-橫向流道;3-流道主體;4-流道分體。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
如圖1所示,一種注塑模具用流道系統,包括流道主體3和連通流道主體3的若干橫向流道2,橫向流道2的端部連通有若干流道分體4。所述流道主體3與橫向流道2之間設置有若干拉料骨1。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拉料骨1共有均勻分布的六片,相鄰兩片之間的角度為60°。
同時為了保證注塑效果,所述橫向流道2為一根,流道主體3與拉料骨1設置在橫向流道2的中間位置。橫向流道2的兩端分別設置有兩根相互平行的流道分體4。
本實施例保證了模具注塑完畢后完全把料頭拉住,留在公模中,且此拉料骨又可以做冷料井用,避免剛注塑時頭部的塑膠進入模具產品內部,從而改善產品品質。本發明避免流道在頂出時產生膠粉,加工簡單方便,便于加工電極標準化,同時拉料骨又可以做冷料井用,可完全拉住流道留在公模內。
本發明不局限于上述的優選實施方式,任何人應該得知在本發明的啟示下做出的結構變化,凡是與本發明具有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技術方案,均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昆山騰宇鑫金屬制品有限公司,未經昆山騰宇鑫金屬制品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31779.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