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視頻互動設備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431218.3 | 申請日: | 2012-11-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260064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8-21 |
| 發明(設計)人: | 侯瓔卿 | 申請(專利權)人: | 侯瓔卿 |
| 主分類號: | H04N21/41 | 分類號: | H04N21/41;H04N21/47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龍寰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孫皓晨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視頻 互動 設備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一種影音廣播系統領域,特別是指一種通過無線傳輸可隨插即用的視頻互動設備。
背景技術
電腦已經成為住家、公司場所必須配置的設備,人們亦需從電腦取得生活中各種信息,而隨著科技的發展,電腦的種類亦從臺式計算機發展出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甚至智能手機,兼具輕薄短小便于攜帶的特性以及各種電腦運算的功能。同時網絡的傳輸效率亦隨著科技的進步不斷提升,使得電腦配備的市場占有率更加普及,其應用亦更加廣泛。
由于電腦可提供的多媒體種類及效果在一般日常生活中難以其它方式呈現,故電腦亦使用作為教學、會議中的應用。如中小學的電腦教室往往作為學生學習操作電腦以及使用各種軟件的媒介,抑或體制大學、廣播電視大學中,利用電腦網絡以及裝設其中的影音教學媒體作為教學的媒介,以影音效果提供學生增廣知識的另一種環境。此種電腦的應用必須提供彼此之間互動的模式,故電腦之間的網絡連接以及連線的品質具備相當的要求。現有的可互動電腦裝置,如電腦教室,為多臺電腦設置,并通過連接每臺電腦的連線系統提供電腦之間互動的傳輸媒介。為了確保網絡的連線速度,現有的互動傳輸多通過有線網絡作為連接,并設置有專門的控制網絡設備以操控網絡互動的操作,不僅場地受到限制,且對于電腦設備的更新亦較為困難,且當連線系統需要維護時,必須拆裝更換而較為不便。
有鑒于上述缺失,本發明人利用現今逐漸成熟的無線網絡系統作為網絡交換的媒介,大幅簡化互動式電腦系統架構的配置及設備,同時兼具易維修更換的性質,實為互動式電腦架構的一大創新。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旨在提供一種通過無線傳輸可隨插即用的視頻互動設備。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公開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視頻互動設備,其裝設于一影音廣播系統,供以作為廣播傳收以及控制的媒介,該影音廣播系統包含一主控模塊及多個互動模塊,該主控模塊包含一控制接口,并與該視頻互動設備通信連接,供以控制該視頻互動設備的操作,該視頻互動設備包含一連接口裝置、一無線網絡協議模塊、一廣播收發裝置,供與該影音廣播系統電性連接,該視頻互動設備的特征在于:該視頻互動設備與該主控模塊及所述多個互動模塊一對一裝設,通過該連接口裝置與對應的一相對連接口電性連接,該相對連接口設于該主控模塊及各該互動模塊;及該視頻互動設備的操作由該主控模塊控制,并通過該無線網絡協議模塊以設定該廣播收發裝置的操作環境。
其中,該主控模塊及所述多個互動模塊各包含至少一影音應用模塊,與該視頻互動設備通信連接,以利用該視頻互動設備傳遞該影音應用模塊的信息,使該主控模塊及所述多個互動模塊之間產生視頻互動。
其中,該無線網絡協議模塊遵守ZigBee協議、Z-wave協議、藍牙協議、NFC通信、WIFI協議、UWB協議其中之一,
且該廣播收發裝置使用DVB標準、ISDB標準、ATSC標準、DMB標準、CMMB標準、TMMB標準其中之一。
其中,該連接口裝置為USB隨插即用裝置。
且該控制接口包含一通道選擇接口及一對象選擇接口;該通道選擇接口與該無線網絡協議模塊通信連接,供以控制該廣播收發裝置的操作環境;該對象選擇接口與該無線網絡協議模塊通信連接,供以設定該廣播收發裝置的操作對象。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通過上述的設計,通過具有隨插即用性質的視頻互動設備做為連接電腦的媒介,大幅簡化互動式電腦系統架構的配置及設備,同時兼具易維修更換的功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方塊圖;
圖2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操作流程圖(一);
圖3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操作流程圖(二)。
附圖標記說明:1、1'-視頻互動設備;10、10'-連接口裝置;12、12'-無線網絡協議模塊;14、14'-廣播收發裝置;2-主控模塊;20-控制接口;201-通道選擇接口;202-對象選擇接口;22、32-相對連接口;24、34-影音應用模塊;3-互動模塊;S201~S306步驟。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侯瓔卿,未經侯瓔卿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31218.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熒光碳量子點制備方法
- 下一篇:軸類后送料定位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