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VICOR模塊的高精度采樣電路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430977.8 | 申請日: | 2012-11-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95400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2-01 |
| 發明(設計)人: | 戴雋文;尹首欽;楊旭東;呂托;崔夢宇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航天拓撲高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3K19/0185 | 分類號: | H03K19/0185 |
| 代理公司: | 核工業專利中心11007 | 代理人: | 包海燕 |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豐***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vicor 模塊 高精度 采樣 電路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采樣電路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基于VICOR模塊的高精度采樣電路。
背景技術
基于VICOR模塊的Maxi?DC-DC模塊、Mini?DC-DC模塊的直流電源廣泛應用于各種地面和車載設備的供電系統中。VICOR模塊的采樣電路在直流電源中介于控制電路與功率電路之間,它的作用是為控制電路提供功率電路輸出的反饋。采樣電路的性能是影響直流電源負載穩定度的重要因素。現有的基于VICOR模塊的采樣電路工作時,根據VICOR應用手冊推薦接法,采樣線直接從模塊的采樣端引出連接至靠近負載的采樣點,采集負載端電壓以反饋給VICOR模塊。這種連接方式對采樣點位置有較高要求,尤其是在大電流應用中,采樣點位置不能遠離VICOR模塊輸出端,否則當大電流輸出時,VICOR模塊的采樣端和輸出端之間的電壓,即輸出補償電壓,會超過VICOR模塊引腳間電壓限定值,導致VICOR模塊內部損傷,降低電源的可靠性。而一旦采樣點位置受限,其采樣效果也會受影響,降低基于VICOR模塊的直流電源輸出負載穩定度。同時,以往基于VICOR模塊的直流電源中如果同時有遠采和本采電路,則在遠采和本采切換時,或者采樣線誤斷開時,會出現短暫的采空情況,令輸出電壓突增,甚至過壓,對電源的正常使用造成影響。
發明內容
本發明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為:
現有技術中基于VICOR模塊的采樣電路,采樣點必須設置在VICOR模塊輸出端附近,位置受限,降低了基于VICOR模塊的直流電源輸出負載穩定度。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所述:
一種基于VICOR模塊的高精度采樣電路,包括VICOR模塊和采樣信號處理電路,還包括遠采/本采切換電路和防采空電路;其中,采樣信號處理電路和遠采/本采切換電路分別并聯在VICOR模塊的采樣正線+S引腳、采樣負線-S引腳之間;防采空電路并聯在VICOR模塊的調壓端SC引腳、采樣負線-S引腳之間。
VICOR模塊的OUT+引腳和采樣正線+S引腳短接,OUT-引腳和采樣負線-S引腳短接。
所述采樣信號處理電路包括相串聯的輸出調整電路和采樣比較電路:
輸出調整電路包括電阻R1、電阻R3、電阻R4和光耦V1:電阻R1的一端連接VICOR模塊采樣正線+S引腳,另一端連接電阻R3;電阻R3的另一腳連接光耦V1內的光敏三極管集電極;光耦V1內的光敏三極管的發射極連接VICOR模塊采樣負線-S引腳;光耦V1內的發光二級管的陽極連接電阻R4,同時,該陽極還直接輸出至采樣比較電路;電阻R4的另一端輸出至采樣比較電路;光耦V1內的發光二級管的陰極輸出至采樣比較電路;
采樣比較電路包括電阻R5、電阻R6、電阻R7、電阻R8、運放N1、基準N2,電容C3、電容C4、電容C5和芯片供電VCC1:VCC1為運放N1供電;電阻R5并聯于輸出調整電路的光耦V1內的發光二級管的陰極、陽極之間,其與陰極相連的一端還連接在運放N1的輸出端;電容C3并聯于運放N1的輸入負端和輸出端;電阻R6并聯于運放N1的輸入正端和供電正端VCC1處;基準N2的陽極和運放N1的輸入負端短接,基準N2的陰極和參考極與運放N1的輸入正端短接;電容C4并聯在基準N2的參考極和陽極之間;電容C5并聯在芯片供電VCC1的兩端;電阻R7和電阻R8相串聯,二者連接點與運放N1的輸入負端相連,電阻R7和電阻R8的另一端分別連接至遠采/本采切換電路;電阻R4與光耦V1內的發光二級管的陽極的連接點還連接有R5,R4的另一端連接芯片供電VCC1。
所述遠采/本采切換電路包括兩組切換開關:其中,一組切換開關K1B、K1C并聯至VICOR模塊的OUT+引腳和OUT-引腳;另一組切換開關K2B、K2C并聯至電阻R7、電阻R8的自由端;切換開關K1B、K1C連通本端負載時,切換開關K2B、K2C也連通本端負載;切換開關K1B、K1C連通遠端負載時,切換開關K2B、K2C也連通遠端負載。
防采空電路包括電阻R2,其并聯在調壓端SC引腳和采樣負線-S引腳之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航天拓撲高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北京航天拓撲高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30977.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