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可遠距離控制物料流向的裝置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210430579.6 | 申請日: | 2012-11-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41169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2-27 |
| 發(fā)明(設計)人: | 金瑤;吳華;孫智華;張琦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核電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4B15/00 | 分類號: | B04B15/00;B04B9/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悅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11 | 代理人: | 田明;任曉航 |
| 地址: | 100840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遠距離 控制 物料 流向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物料流向控制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可遠距離控制物料流向的裝置。
背景技術
核電廠使用沉降離心機處理放射性料液時,由于所處理料液的放射性水平極高,故將沉降離心機布置在設備室內(nèi),操作人員通過遠距離操控對離心機進行控制。實際操作中,沉降離心機在上料時會有極少量的料液殘留在上料管中,在進行其他操作時會滴落,隨沖洗廢渣的沖洗水被排出,造成珍貴物料的損失。為防止料液損失,上料過程中應在料液出口端設置切換裝置,并能遠距離控制流出料液流向。但常規(guī)的閥門等切換裝置,由于配合精度高、對料液含渣量敏感以及由于設備室內(nèi)放射性水平極高導致操作人員無法進入維護等原因,無法在此應用。
發(fā)明內(nèi)容
針對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遠距離控制物料流向的裝置。
為達到以上目的,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包括接收罐和設在接收罐頂部的輸料管,接收罐的中心處設有上下貫通的錐筒,輸料管伸入到錐筒中;接收罐的外部設有控制錐筒轉(zhuǎn)動的控制組件,控制組件包括電力驅(qū)動器和通過第一傳動軸與電力驅(qū)動器連接的錐齒輪組,錐齒輪組通過伸入接收罐中的第二傳動軸與錐筒相連接,并驅(qū)動第二傳動軸帶動錐筒圍繞第二傳動軸所在軸線轉(zhuǎn)動。
進一步,控制組件的電力驅(qū)動器設在核放射工況下屏蔽層的外部,錐齒輪組和第二傳動軸以及接收罐設在屏蔽層的內(nèi)部,控制組件的第一傳動軸穿過屏蔽層與錐齒輪組連接。
進一步,錐齒輪組設在齒輪箱中,錐齒輪組包括相互嚙合的主動錐齒輪和從動錐齒輪,主動錐齒輪設在第一傳動軸的輸出端,從動錐齒輪設在第二傳動軸的輸入端;第一傳動軸豎直設置,第二傳動軸水平設置。
再進一步,錐筒筒體兩側(cè)對稱地設有向外凸出的第一連接頭和第二連接頭;錐筒的第一連接頭與設在接收罐內(nèi)壁上的固定件轉(zhuǎn)動式連接,錐筒的第二連接頭與第二傳動軸的輸出端固定連接。
更進一步,第二傳動軸的外圍設有保護架,保護架的一端與齒輪箱連接,另一端伸入到接收罐內(nèi)。
進一步,接收罐內(nèi)部的底面上設有將其下部罐體分隔成兩個腔室的隔板,隔板所在平面與第二傳動軸的軸線平行并位于同一平面內(nèi);錐筒轉(zhuǎn)動到位時,錐筒下部出口位于隔板所在平面的一側(cè)。
再進一步,接收罐的底部設有分別位于隔板兩側(cè)的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
本發(fā)明提供的一種可遠距離控制物料流向的裝置,具有以下優(yōu)點:
第一、通過在接收罐中設置可遠距離控制其轉(zhuǎn)動的錐筒,并在接收罐的底部設置將其下部罐體分隔成不同腔室的隔板,通過錐筒的轉(zhuǎn)動控制不同的物料進入不同的腔室,進而通過設在不同腔室底部的出口將有價值的物料進行回流,或?qū)U水或廢渣進行排放。
第二、控制錐筒轉(zhuǎn)動的控制組件不與物料接觸,保證了其靈活性和壽命。
第三、調(diào)整錐筒旋轉(zhuǎn)方向需要的動力極小,可進一步提高控制組件的壽命,基本達到免維修的目的。
第四、本發(fā)明提供的裝置應用于放射性工況下時,可將不耐輻射的部件(如電力驅(qū)動器等)設在屏蔽層的外部,而將其他部件安裝在屏蔽層的內(nèi)部,從而可以實現(xiàn)遠距離控制,保證操作人員免受輻射的危害。
第五、在放射性工況下,可將放射性物質(zhì)密封在接收罐內(nèi),保證了放射性核素不外泄。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提供的一種可遠距離控制物料流向的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其中電力驅(qū)動器設在核放射工況下屏蔽層的外部;
圖2是圖1中A-A向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描述。
如圖1所示,本發(fā)明所提供的一種可遠距離控制物料流向的裝置,包括接收罐9和設在接收罐9頂部的輸料管8,接收罐9的中心處設有上下貫通的錐筒7(錐筒7的錐形口朝下),輸料管8伸入到錐筒7中;接收罐9的外部設有控制組件,控制組件包括電力驅(qū)動器1和通過第一傳動軸2與電力驅(qū)動器1連接的錐齒輪組,錐齒輪組通過伸入接收罐9中的第二傳動軸6與錐筒7相連接,并驅(qū)動第二傳動軸6帶動錐筒7圍繞第二傳動軸6所在軸線轉(zhuǎn)動。
在圖1所示的實施方式中,電力驅(qū)動器1設在核放射工況下屏蔽層的外部,錐齒輪組和第二傳動軸6以及接收罐9設在屏蔽層的內(nèi)部,電力驅(qū)動器1的輸出軸與第一傳動軸2相連接,第一傳動軸2穿過屏蔽層與錐齒輪組連接,從而可以在放射性工況下遠距離控制錐筒7轉(zhuǎn)動,引導不同物料流向不同的方向,避免操作人員受到輻射的危害。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核電工程有限公司,未經(jīng)中國核電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30579.6/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