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沉池泵區水位自動控制系統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428823.5 | 申請日: | 2012-10-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92960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14 |
| 發明(設計)人: | 施俊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天鋼鐵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5D9/12 | 分類號: | G05D9/1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3011 江蘇省常***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沉池泵區 水位 自動控制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水位自動控制系統,尤其涉及一種沉池泵區水位自動控制系統。
背景技術
沉池集水坑主要是收集一沉池泵區內散漏的水,如果集水坑水位偏高,泵區內的水泵就會被淹,電機燒壞,造成停產的重大事故。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解決沉池泵區水位偏高,水泵被淹電機燒壞,造成停產而手動開啟關閉電機費時費力,經常不夠及時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沉池泵區水位自動控制系統來解決上述問題。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沉池泵區水位自動控制系統,包括檢測控制電路和執行部,所述的檢測控制電路包括直流電源、繼電器組和用于檢測水位的導體組,所述的繼電器組包括第一繼電器、第二繼電器和第三繼電器,所述的執行部包括電機,所述的電機通過第三繼電器的常開觸點連接有供電設備,所述的檢測控制電路包括檢測電路和控制電路,所述的控制電路包括依次連接的第二繼電器的常開觸點、第一繼電器的常開觸點和第三繼電器的線圈,所述的第一繼電器的常開觸點上還并聯一個第三繼電器的常開觸點,所述的檢測電路包括直流電源和導體組,所述的直流電源具有正極和負級,所述的導體組包括第一導體、第二導體和第三導體,所述的正極具有兩條支路,一條支路連接第一繼電器線圈和第一導體,另一條支路連接第二繼電器線圈和第二導體,所述的直流電源的負極連接第三導體,所述的第一導體位于沉池的最高水位處,第二導體位于沉池的最低水位處,第三導體位于沉池的最高水位和最低水位之間。
為了實現手動和自動都可以操作,所述的控制電路中還包括有一個雙向開關,同時控制電路中的第二繼電器的常開觸點和第一繼電器的常開觸點上各自并聯接一個手動開關。
為了保護電機的安全,所述的電機與供電設備之間還設置有保護電機的熔斷絲和熱繼電器。
進一步,具體的說,所述的熱繼電器的開關設置在控制電路上。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沉池泵區水位自動控制系統,利用三個導體高低位置的不同檢測水位,通過電路控制電機運行,水位高時自動抽水,水位低時,電機關閉,防止沉池泵區水位過高,淹沒水泵,燒毀電機,結構簡單,適于實用。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發明沉池泵區水位自動控制系統最優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a、第一導體,b、第二導體,c、第三導體,KA1、第一繼電器線圈,KA2、第二繼電器線圈,KM、第三繼電器線圈,KA1-1、第一繼電器常開觸點,KA2-2、第二繼電器常開觸點,KM-1、第三繼電器常開觸點,FR、熱繼電器,FR-1、熱繼電器開關,FU1、熔斷絲,M、電機,SB1、手動開關一,SB2、手動開關二。
具體實施方式
現在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發明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發明有關的構成。
如圖1所示,本發明沉池泵區水位自動控制系統,包括檢測控制電路和執行部,檢測控制電路包括直流電源、繼電器組和用于檢測水位的導體組,繼電器組包括第一繼電器、第二繼電器和第三繼電器,執行部包括電機,所述的電機通過第三繼電器的常開觸點連接有供電設備,檢測控制電路包括檢測電路和控制電路,控制電路包括依次連接的第二繼電器的常開觸點、第一繼電器的常開觸點和第三繼電器的線圈,第一繼電器的常開觸點上還并聯一個第三繼電器的常開觸點,檢測電路包括直流電源和導體組,直流電源具有正極和負級,導體組包括第一導體、第二導體和第三導體,正極具有兩條支路,一條支路連接第一繼電器線圈和第一導體,另一條支路連接第二繼電器線圈和第二導體,直流電源的負極連接第三導體,第一導體位于沉池的最高水位處,第二導體位于沉池的最低水位處,第三導體位于沉池的最高水位和最低水位之間。
為了實現手動和自動都可以操作,控制電路中還包括有一個雙向開關,同時控制電路中的第二繼電器的常開觸點并聯接有手動開關一,第一繼電器的常開觸點并聯接有手動開關二。
為了保護電機的安全,電機與供電設備之間還設置有保護電機的熔斷絲和熱繼電器,熱繼電器的開關設置在控制電路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天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天鋼鐵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28823.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