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無源光網絡系統及其配置方法和訪問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426252.1 | 申請日: | 2012-10-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95816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7-24 |
| 發明(設計)人: | 張凱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斐訊數據通信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29/12 | 分類號: | H04L29/12 |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周希良 |
| 地址: | 201617 上海市松***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無源 網絡 系統 及其 配置 方法 訪問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無源光網絡系統及其配置方法和訪問方法,該無源光網絡系統包括OLT和至少一個用戶端設備,配置方法包括:OLT中添加用于配置用戶端設備的管理IP地址的網段,對已注冊的用戶端設備配置管理IP地址;OLT將包含管理IP地址的配置命令下發給已注冊的用戶端設備;已注冊的用戶端設備收到配置命令后,將自身的管理IP地址初始化為OLT下發的管理IP地址,并在配置成功后發送確認信息;該OLT接收確認信息,將已注冊的用戶端設備的MAC地址和管理IP地址綁定,并建立和更新對應表。本發明通過OLT自動配置用戶端設備的管理IP地址,具有配置工作量較小、配置過程簡單、操作方便以及提高工作效率等優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無源光網絡(Passive Optical Network,縮寫為PON)系統及其配置方法和訪問方法。
背景技術
與電纜傳輸相比較,光纖傳輸具有容量大、損耗小、防電磁干擾能力強等優勢,因此隨著光纖傳輸成本的逐步下降,接入網的光纖化是必然的發展趨勢,而無源光網絡采用的是無源器件,是實現寬帶光接入網最有潛力的技術。
從承載的內容來分類,PON技術主要包括APON(ATM Based PON,異步傳輸模式無源光網絡)、EPON(Ethernet Based PON,以太網無源光網絡)以及GPON(Gigabit PON,吉比特無源光網絡)等。
如圖1所示,PON通常包括位于中心局的OLT(光線路終端)和一系列位于用戶駐地的用戶端設備,此處的用戶端設備既可以是ONU(Optical Network Unit,光網絡單元)、也可以是ONT(Optical Network Termination,光網絡終端,圖1中未示),而在這些器件中間便是由光纖、無源分光器或無源耦合器構成的ODN(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光配線網絡)。其中,圖1中的SNI指的是業務網絡側接口(Service Network Interface),IFPON指的是PON接口,而UNI指的則是用戶網絡側接口(UserNetwork Interface)。
如圖2所示,在PON系統中,網管系統通過SNMP協議(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Protocol,簡單網絡管理協議)管理OLT,OLT通過OAM(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andMaintenance,操作、管理和維護)報文或OMCI(ONT Management and Control Interface,ONT管理和控制接口)報文操作、管理和維護ONU。通過OAM報文或OMCI報文,OLT可以對ONU進行相關的配置,從而進行不同的業務傳輸,并可以獲得ONU的狀態信息以分析目前的ONU的運行狀態。但是,在實際應用中,ONU存在一些信息如ONU的日志信息、ONU的CPU(CentralProcessing Unit,中央處理器)情況以及內存占用情況等,無法通過OAM報文或OMCI報文獲取,需要通過telnet(Internet的遠程登錄協議)登陸到ONU上來查看ONU的信息。
通過telnet登陸查看的這種實現方式在實際的操作中出現了很多的問題,如管理者通過telnet訪問連接的每臺ONU時,因每臺ONU的管理IP(Internet Protocol,網絡之間互連的協議)地址需不同,所以需對每臺ONU分配一個不同管理IP地址,若通過手動分配,工作量會很大,而且配置過程很繁瑣,致使管理者的工作效率低下。如通常情況下,一臺OLT連接的ONU設備至少為256臺,每臺ONU的管理IP地址均不同,所以通過手動操作配置ONU的管理IP地址需要256次,才能完成每臺ONU設備的管理IP地址初始化。
發明內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斐訊數據通信技術有限公司,未經上海斐訊數據通信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2625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智能可視門禁對講系統
- 下一篇:文件鎖定、解鎖方法及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