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外置閥門的組織擴張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426101.6 | 申請日: | 2012-10-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85099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14 |
| 發明(設計)人: | 易成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易成剛 |
| 主分類號: | A61M29/02 | 分類號: | A61M29/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710032 陜西省西安市***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外置 閥門 組織 擴張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組織擴張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外置閥門的組織擴張器。
背景技術
目前廣泛應用的可控型擴張器是按照注射壺內置的方法來設計應用的,所以需要壺內放置鐵片,防止注射水時針頭扎透,硅膠片薄弱,多次針扎后容易出現滲水的情況,而且內置最大的問題是注射時針扎的疼痛感。而目前臨床手術時,絕大部分已經將注射壺外置,優點是減少注射時針扎的疼痛感,操作簡化,手術省時,而且大量臨床證實這樣不增加感染的風險。
組織擴張器一期應用時需要將合適大小和形狀的擴張器埋置于體表的合適的部分及合適的層次再進行注水擴張。一期手術做切口前需要按擴張器大小、形狀在體表標記需要剝離的范圍,一般現在傳統的都是應用擴張器直接貼在皮膚上進行標記,但因為擴張器是植入材料,容易發生感染的并發癥,而且這個步驟將擴張器直接與皮膚接觸,皮膚上雖然已經消毒,但還可能會有殘留細菌貼在擴張器上,加重感染的風險。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而提供了一種外置閥門的組織擴張器。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外置閥門的組織擴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注射壺,導水管,擴張囊,模片,其安裝方式為:
導水管一端連接注射壺另一端連接擴張囊。
所述的模片與擴張囊大小、形狀一致,其材質為紙質或者塑料片,并放置在消毒包裝內。
所述的注射壺由前壁,注射壺腔,后壁組成,前壁加厚。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手術操作簡化,節省手術時間,因在直視下注水,不需要內置的鐵片,注射處的硅膠可以加厚,減少針扎后滲水的可能,用消毒好的模片代替擴張器來做皮膚標記,這樣減少術后感染的風險。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圖2是模片結構圖。
圖3是注射壺結構圖。
其中,A-注射壺,B-導水管,C-擴張囊,D-模片,A-1前壁,A-2注射壺腔,A-3后壁。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
本實施例是針對的一種外置閥門的組織擴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注射壺A,導水管B,擴張囊C,模片D,其安裝方式為:
導水管B一端連接注射壺A另一端連接擴張囊C。
所述的模片D與擴張囊C大小、形狀完全一致,其材質為紙質或者塑料片,并放置在消毒包裝內。
所述的注射壺A由前壁A-1,因注射壺外置,直視下注水,不需要壺內置鐵片,注射壺腔A-2,后壁A-3組成,前壁A-1加厚減少針扎后滲水的可能。
擴張器一期應用時需要將合適大小和形狀的擴張器埋置于體表的合適的部分及合適的層次再進行注水擴張。一期手術做切口前需要按擴張器大小、形狀在體表標記需要剝離的范圍,一般現在傳統的都是應用擴張器直接貼在皮膚上進行標記,但因為擴張器是植入材料,容易發生感染的并發癥,而且這個步驟將擴張器直接與皮膚接觸,皮膚上雖然已經消毒,但還可能會有殘留細菌貼在擴張器上,加重感染的風險。在擴張器的包裝內放一個與擴張囊大小、形狀一樣的紙質或是塑料的同時消毒好的模片,用來代替擴張器來做皮膚標記,這樣減少術后感染的風險
以上是對本發明的具體說明,本方案不僅僅局限在以上實施例中,針對在本方案發明構思下所做的任何改變都將落入本發明保護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易成剛,未經易成剛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42610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